推广 热搜: 行业  机械  设备    系统  教师  经纪  参数    蒸汽 

市一160 | 百年老院,走在科研创新最前沿

   日期:2024-11-11     移动:http://gzhdwind.xhstdz.com/mobile/quote/77546.html

市一160 | 百年老院,走在科研创新最前沿

市一医院的众多科研成果,已经快速转化为患者可以用到的诊疗技术,一些过去无法治疗的疾病因为创新有了新的解决方案。

记者|王仲昀

合同总金额6亿元,首期到账3000万元,这一创下上海医院“最高纪录”、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专利转让交易,前不久诞生在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科研创新是三甲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我国医学科技创新体系和生物医药自主创链发展的需求,提升医学科研创新能力对实现健康中国蓝图目标至关重要。

  在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围绕临床中遇到的诊治难点,围绕疾病预防和治疗的前沿课题,临床医生和科研人员满怀激情地投入到科研创新事业中。

  截至2023年,近五年市一医院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25项,30项专利成果实现转化,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等各级各类科技奖28项。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市一医院的众多科研成果,已经快速转化为患者可以用到的诊疗技术,一些过去无法治疗的疾病因为创新有了新的解决方案。

科研成果,加速从实验室到临床

2019年市一医院成立临床研究院。

  2024年9月初,首届“上海市级医院临床创新奖”名单在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2024公立医院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研讨会开幕式上公布,10项高质量临床研究成果受到表彰。其中,市一医院王宏林教授团队“人体‘免疫年龄’体外检测试剂盒”项目获选。

  王宏林教授团队经过长期探索和创新突破,从病毒感染者的病情进展中挖掘灵感,提出全新的“免疫年龄”诊断理念。经过3年多深入研究,团队在对人体骨髓和外周血标本进行系统分析与验证的基础上巧妙地建立了一套独创的“免疫年龄”诊断方法。

2023年,王宏林教授(右二)领衔的“免疫年龄”诊断研究成功完成转化。

  据介绍,该方法在仅取1毫升样本、耗时1小时、针对1个主要指标的条件下,即可准确评估人体的“免疫年龄”,对机体免疫力状态进行数据化评估,并发现潜在的“危险信号”,为疾病的预警提供支持。这种创新的“免疫年龄”检测方法不仅简单省时,检测成本也相对更低。因此,该成果在体检、年龄相关性疾病、中重度炎症和癌症等风险筛查领域有广泛应用前景。

  目前,“免疫年龄”项目专利及后续的合作开发以合同总金额6亿元,已转让给相关生物医药企业,首期付款3000万元,创下了上海市医疗机构专利转让首批到账金额最高纪录。

  作为上海市医学领先专业重点学科,市一医院眼科近年来也加速创新突破,在基因治疗领域取得一系列成果转化。

  2021年,市一医院眼科中心(国家眼部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开启了国内首个“先天性黑矇”(LCA)基因治疗临床研究。“先天性黑矇”是一种遗传性视网膜疾病,由RPE65基因突变导致。数据显示,在中国每年约有4500名新生儿会罹患这种遗传性的眼科罕见疾病。一旦罹患,患者就可能出现视力下降、视野范围缩小、走路时常摔倒,严重影响正常生活。

  在上海市一医院眼科中心主任孙晓东教授看来,将基因治疗技术运用于眼科疾病,可谓“天作之合”:眼睛虽“小”,但在全球基因治疗临床试验统计中,眼科的应用占比高达24%,是最高的一个专业细分领域。

  3年前,来自河南的11岁女孩小易(化名)入组市一医院眼科中心基因治疗临床研究,成为当年在中国接受“先天性黑矇”基因治疗的第一位儿童患者。小易如今能够和同龄人一样正常上学,晚上可以正常在外活动,原本自卑心态也明显改善。

  让更多原本“与黑暗终生为伴”的患者,通过最新的基因治疗药物,使得眼中重新焕发光彩,这是令孙晓东团队最为欣慰的事情。2023年,市一医院眼科中心研发针对老年黄斑变性的基因治疗药物,已获得国家新药临床批件,并通过了伦理审核,目前即将进入临床III期。

  为了鼓励更多医生从临床问题出发,主动开展科学探索与研究,2016年市一医院建立起上海首批临床研究中心,并成立了创新成果转化办公室。

  市一医院近年来还建立了以临床研究为导向的考核体系。除了关键临床技能外,专利、成果转化等均可用来进行职称晋升和考核,进一步激发医生的科研创新热情。据市一医院科研处副处长马磊介绍,近五年来医院科技成果喷涌而出,共计有30项医学科研成果成功转化,合同金额逾6亿元。

医工交叉,创新联合体碰撞火花

  医工交叉合作中,临床问题与产业需求之间的无缝衔接,是难题也是机遇。

  过去,生物医药企业想要开展多中心临床研究,传统做法是由具有行业影响力的PI(主要研究者)牵头,逐一寻找愿意承担临床试验的分中心,但其中存在明显信息差,对接犹如“开盲盒”,医院不了解企业的优势项目,企业也不明白医院对哪些项目感兴趣。

  市一医院科研处处长颜标告诉记者,近年来市一医院主动将关口前移,和头部企业、顶尖高校“手拉手”,打造医学创新联合体,形成医药产业发展的核心功能区。

  2024年4月27日,国产化“磁波刀”系统的研发应用再获突破。上海市一医院放射科学科带头人王悍教授团队联合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沈国峰教授团队、陈垚教授团队和相关企业,首次成功完成了国产“磁波刀”系统治疗特发性震颤和震颤主导型帕金森病的临床前灵长类动物试验。

2024年4月,王悍教授团队合作完成国产“磁波刀”临床前灵长类动物实验。

  上述试验为“磁波刀”系统进入人体临床试验、进而实现国产化提供了重要实践支撑,是一次医工交叉合作的成功典范。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骨肿瘤科是华东地区领先的骨肿瘤诊疗中心之一。近年来,市一医院骨肿瘤科室在提供优质医疗服务的同时,也积极与医疗企业开展合作,推动新型生物材料的临床应用。

  “恶性骨肿瘤的5年生存率多年来没有明显提高,骨肿瘤转移、耐药、精准切除重建等临床难题都亟待解决。”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中心学科带头人、上海市骨肿瘤研究所所长蔡郑东告诉记者,“在这样的背景下,对新技术、新药物的需求更加迫切。”

  2021年底,市一骨肿瘤科领衔,联合相关企业机构,成功承担了“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诊疗装备与生物医用材料”重点专项,致力于研发可抑制骨与皮肤肿瘤术后复发的生物材料。

  今年7月,蔡郑东主任牵头多中心注册临床试验“可吸收人工骨”材料正式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这一产品通过先进制备工艺,不仅为骨细胞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还显著提升了材料的骨诱导能力。植入体内后,该人工骨能够逐渐降解吸收,并最终被自体新骨完全替代,避免了二次手术取出的必要,减少患者的痛苦和医疗成本。

  此外,在医工交叉“产—学—研”新模式助力下,上海市一医院泌尿外科前列腺专病团队与相关企业紧密合作,以前列腺增生切除术精确止血且高效切割要求的临床需求为导向,推动铥激光技术的创新与转化,共同完成上海市多项科委课题。

  近年来,双方运用先进的光纤激光器技术,联合研发出效能更高的1.94μm波长的铥激光设备,显著提升切割精准度及止血效果,术中输血率由2.0%—11.1%降为0%—1.3%,并显著降低手术并发症。通过持续的技术迭代与升级,协同企业将第三代设备推动上市,并主导开展了临床新适应证的研究和应用——泌尿系肿瘤和泌尿系结石的治疗,显著推动了中国铥激光治疗设备的创新转化与应用,为临床诊疗提供了更有效、安全的国产新设备。

  从这些最新案例能够看出,市一医院通过打造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的创新联合体,使得“医—研—企”高度融合、高效协同,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也更加得心应手。

科研“基础设施”,为创新提供支撑

  对于医学科研工作者而言,任何创新研发,如果没有实验室与平台的支撑,很难真正落地。

  基因治疗是未来医学突破的热点,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对基因治疗的研究早有布局,其中病种数据库和生物样本库、研究型病房等医学“基础设施”,已经颇具规模,走在了行业前列。

  目前,市一医院已成功构建基因治疗GCP-GMP融合“前院后厂”公共平台。基因治疗药物是生物“活药”,储存要求极高,需要深低温保存。为确保药物活性,药物室温溶解后配药都有严格的时间限制。而GMP中试车间,是用于放大实验室研究成果并进行初步工业化生产的专用设施。车间不仅是一个过渡性生产场所,更是实验室产品向可用药品转型的早期关键一步,因为它有效节约了新药创新研发的时间、运输成本,提高了效率。“前院后厂”的模式,方便了医生在医院就能完成研究初步安全性和潜在有效性的临床验证。

  另外,针对现有基因治疗技术无法有效覆盖大部分常见致病突变类型的现实,市一医院近年来通过建立病种数据库和生物样本库,掌握国人突变热点患者的自然病程。

  早在2011年,市一医院就着手建立生物样本库。这是一项类似“前人种树后人乘凉”的科研工作,需要时间的积累。“病人来到综合性医院就诊,病程不同时期可能涉及不同科室,留下大量有价值的临床资源。因此在市一医院,‘生物样本库’又被称为临床样本资源中心,这反映了两点——它来源于临床,又是一种资源。”

  市一医院临床样本资源中心主任陈欢介绍,临床样本资源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过往临床医生在启动科研项目时“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困境,“譬如在肿瘤诊疗周期中,通常有术后3年、5年随访期,而医生相应地会关注3年和5年样本。在相关研究中,其他时间节点的样本同样有价值,这就离不开生物样本库”。

  2024年7月,由上海市一医院骨肿瘤科、上海市骨肿瘤研究所联合建立的“儿童骨肉瘤罕见病精准队列”正式发布。该队列时间跨度长达十余年,包含了超过300例骨肉瘤临床队列和多基因组学完整数据,数据量超过30TB,是目前国内外数据量最大的骨肉瘤队列之一。目前,该队列已通过国家共享平台开放,为多个科研院所和生物医药龙头企业的临床研究、药物研发工作提供支撑。

  随着市一医院临床研究与创新转化内在需求不断扩大,临床研究性病房在医院应运而生。自2016年起,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申康中心启动“临床创新三年行动计划”,引导市级医院向研究型、创新型方向转型。由此2018年4月,市一医院I期临床试验研究室成立;2019年市一医院成立临床研究院,进一步整合临床研究体系,赋能生物医药产业新药与器械研发。研究型病房也相应能级提升,2023年获批建设市级示范性研究型病房,目前建筑面积1300平方米,研究床位36张。

  市一医院I期临床试验研究室负责人丁雪鹰介绍,以往临床创新转化存在医企研难以融合发展、创新转化链效能低下,原创性、突破性成果难以持续产出等困境,临床研究中心和研究型病房作为临床创新与转化的重要支持平台有望改善这些难题。

  研究型病房运行以来,注重保护受试者安全,并通过数字化技术赋能等手段创新管理模式,不断提高临床研究管理效率。丁雪鹰告诉记者,在研究型病房的支撑下,临床研究项目立项的启动时间从原来平均6个月缩短至1.5个月,入组招募时间平均缩短6至12个月,开展项目较同期持续增加20%,今年市一医院临床研究服务合同额有望突破1亿元。

  近年来,研究型病房牵头开展多中心研究30余项,发表多篇高质量临床研究论著以及转化多项高水平专利。市一医院内分泌代谢科彭永德教授团队和上海交通大学微生物代谢国家重点实验室赵立平教授团队等基础、流调团队合作开展了系列多中心研究,成果先后发表在顶刊《科学》(Science)和《细胞》(Cell)。在成果背后,市一医院大样本多中心研究同时入组、长期随访,临床研究病房全程跟进,实时协调,有力加快了研究进程,同时保证了质量。

  为加速推进建设全质量管理特色鲜明的研究型医院总目标,早在2019年12月,上海市一医院就主动成立了临床研究院,下设四大中心:国家眼部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疑难疾病精准研究中心、医用人工智能与医工交叉研发中心及临床试验与循证研究中心。

  自正式成立以来,市一医院临床研究院人才团队建设成绩斐然。截至2023年底,已建成35个基础与临床PI团队,先后有2人次入选国家杰青、2人次入选国家优青、6人次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计划。

  大型三甲医院应当成为研究型医院,成为中国乃至国际生物医药、医学创新的策源地,临床研究转化的“最后一公里”。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致力于打造创新基因技术策源地、临床研究开放共同体、生物医药产业推进器,在实践中探索出创新临床医学与产学研相结合的新机制,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科研创新之路。

本文地址:http://gzhdwind.xhstdz.com/quote/77546.html    物流园资讯网 http://gzhdwind.xhstdz.com/ , 查看更多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用户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0相关评论
相关最新动态
推荐最新动态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00184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