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务院批复原则同意《广东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这也是我国第二份获批的省级国土空间规划。广东位于我国南部,陆海兼备、自然条件多样,优越的自然条件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提供了良好支撑。
目前,《规划》的完整文件尚未公开。南方+记者从广东省自然资源厅获悉,总的来看,这份《规划》以“世界窗口、活力广东、诗画岭南、宜居家园”为发展愿景,着力把广东建设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高质量发展的引领区、美丽中国建设的典范区、开放包容智慧的宜居家园”。
《规划》为广东谋划了怎样的空间蓝图?从《规划》中,我们提炼出了一系列关键词——
关键词一:
不可逾越的“三条控制线”
《规划》统筹划定落实“三区三线”,把三条控制线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规划产业发展、推进城镇化不可逾越的红线。
《规划》严格落实了国家要求,划定耕地不少于2751万亩,永久基本农田不少于2523万亩;划定生态保护红线不少于5.07万平方千米,其中海洋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少于1.66万平方千米;合理划定城镇开发边界,扩展倍数控制在基于2020年城镇建设用地规模的1.3倍以内。
省自然资源厅方面透露,强化城镇开发边界对开发建设行为的刚性约束作用,是为了防止城镇无序蔓延。
《规划》以三条控制线为基础,提出要打造兴旺和美的农业空间、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集约高效的城镇空间和开放活力的海洋空间。
关键词二:
一核两极多支点、一链两屏多廊道
对于广东的开发保护总体格局,《规划》中作了怎样的安排?
《规划》立足广东的自然地理条件和区域经济发展基础,提出构建“一核两极多支点、一链两屏多廊道”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总体格局,强化珠三角核心带动作用,支持汕头、湛江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推动其他城市形成重要发展支点。构筑南部海洋生态保护链,加强北部环形生态屏障和珠三角外围生态屏障整体保护,结合碧道、绿道、古驿道等特色线性廊道,形成通山达海的生态廊道网络系统。
《规划》提出携手港澳加强区域空间协作和统筹,共优高效一体的功能空间组织,共谋示范引领的创新发展平台,共塑优质共享的魅力宜居环境,共筑绿色安全的美丽韧性湾区。着力推动环珠江口“黄金内湾”建设,加快建成轨道上的大湾区,带动广州都市圈、深圳都市圈和珠中江地区协同发展,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协同互补互促、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生态环境共保共治,共建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
关键词三:
优化产业空间布局 完善区域协作格局
国土空间规划,将如何为“制造业当家”“一带一路”提供空间支撑?
《规划》以“制造业当家”为引领,优化全省产业空间布局,支撑建设世界先进制造业高地。
重点建设广深港、广珠澳科技创新走廊和环珠江口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支持条件成熟的经开区、高新区以及省级产业平台升级扩容,以港口和临港经济区、临港新城为载体,做大做强临港临海产业集群,有序推动大型产业集聚区、承接产业有序转移主平台等产业平台高标准建设。划设工业用地控制线,稳定工业用地总量,促进工业用地合理布局和规模集聚,保障实体经济发展空间。
ntenteditable="false" data-original="https://pic.nfapp.southcn.com/image-processor/20230819/65819d00e2ed4b8e88215dc244745f99.jpg?x-oss-process=style/w640" src="https://pic.nfapp.southcn.com/image-processor/20230819/65819d00e2ed4b8e88215dc244745f99.jpg?x-oss-process=style/w640" srcset="" class="nfw-cms-img" img-id="1960849" asset-id="2025318" group-id="0" img-title="223fb8ed406142e0fb7a.jpeg" data-catchresult="img_catchSuccess"/>
《规划》立足广东对外开放优势,提出增强区域联动发展和对外开放拓展,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互联互通,完善陆海统筹、开放畅通的通道网络,推动建设一批高水平对外开放平台。
密切与周边省份和国家重要城市群的联系,完善东联闽浙沿海城市群、西接北部湾城市群、北通长江中游城市群、南衔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区域协作格局,促进省域内珠三角地区与粤东西北地区协作联动,不断增强畅通国内大循环和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功能,打造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
关键词四:
不同季节不同色彩、
全年可赏可游的“多彩广东”
《规划》提出统筹推进国土空间整体保护、系统修复与综合治理,构建具有全球意义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重点维育全球同纬度地区具有代表性的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带、热带季雨林带,整体推进四大陆地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和七大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建设,加强全球候鸟和珍稀野生动物迁徙通道节点的维护,高水平建设华南国家植物园、国际红树林中心。
《规划》基于广东通山达海、水域密布的地域景观本底和岭南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融互促的文化特色,提出构建充分展现山海相连的地域景观、碧道成网的流域风光、开放包容的人文特质、风格各异的城乡特色等“四位一体”的岭南魅力空间体系,营造自然生境和美好人居诗意共融的美丽图景。
《规划》提出,全面实施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因地制宜加大重点区域林相改造力度,逐步形成多林种、多树种、多色彩、多层次的林相结构,建成不同季节不同色彩、全年可赏可游的“多彩广东”。
《规划》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为落脚点,着力塑造高品质的国土空间。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空间保障,完善城乡生活圈的公共服务和便民商业设施配置,推进基础教育、基本医疗、基本养老设施空间“应保尽保”,支撑构建均衡优质的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实施城乡一体绿美提升行动,高质量推进万里碧道和美丽河湖建设,统筹优化城市水系与绿地网络布局,构建“绿意融城、便捷可达”的开敞空间体系,让绿色融入生活,让城市美丽宜居。
关键词五:
建设现代化韧性安全广东
《规划》支撑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建设现代化韧性安全广东。加强灾害风险评估和重点灾害区域识别,明确地震、地质、洪涝等自然灾害综合风险重点防控区域,完善区域公共安全和卫生防控救治空间布局,提升基础设施安全韧性水平,完善城市安全防灾空间体系,增强适应气候变化和处置重大突发事件管理能力,形成全天候、系统性、现代化的国土安全保障体系。
针对防洪治涝,《规划》提出了流域、区域、城市协同匹配的空间策略,强化对河湖水系连通性和流动性的维护。
《规划》同步建成覆盖全省、实时更新、权威统一的全省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搭建规划实施监督信息系统,并积极构建公众参与机制、监测评估预警和维护机制和实施考核监督体系,对规划编制和规划实施中的各个阶段实施全生命周期管理。
链接:什么是国土空间规划?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将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等空间规划融合为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实现“多规合一”,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对各专项规划的指导约束作用,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部署。
各级各类空间规划在支撑城镇化快速发展、促进国土空间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存在规划类型过多、内容重叠冲突,审批流程复杂、周期过长,地方规划朝令夕改等问题。建立全国统一、责权清晰、科学高效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整体谋划新时代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综合考虑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等因素,科学布局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是加快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的关键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