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最新动态首页 最新动态分类 切换频道
首份《中国美育发展研究报告(2020-2022)》发布
2024-11-07 22:13

  11月26日,以“美堉未来”为主题的第三届东钱湖教育论坛在宁波东钱湖举行。会上,浙江东钱湖教育研究院院长、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袁振国发布了由东钱湖教育研究院推出的《中国美育发展研究报告(2020-2022)》,这是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美育文件发布以来的首个美育研究报告。报告全面呈现了我国各地政府和美育工作的进展,剖析了美育工作的热点难点问题,总结列举了近年来基层美育创新实践的成就和经验,为我国美育事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有价值的借鉴和引导。

首份《中国美育发展研究报告(2020-2022)》发布

  以下是报告全文:

中国美育发展研究报告(2020-2022)浙江东钱湖教育研究院

2022.11.25

  2020年10月1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进一步强调了美育工作的重要性,对加强和改进美育,实现五育融合进行了全面部署。《意见》发布以后,各级政府迅速响应,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积极探索新时期新美育的途径和方法,取得了很多成绩和经验,推动我国美育进入了历史新阶段。

  为了发扬成绩、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寻找差距,浙江东钱湖教育研究院历时半年多,组织编写了《中国美育发展研究报告(2020-2022)》,是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美育文件发布以来的首个美育研究报告。报告力图全面呈现我国各地政府和美育工作成就和进展,剖析美育工作的热点难点问题,凝练萃取近年来基层美育创新实践的典型案例,希望为我国美育事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借鉴和引导。

  一、《意见》发布后各地迅速响应

  中央《意见》发布后,北京、天津、河北等26个省市自治区出台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相关文件,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各省市发布的落实文件总计有70件。山东还发布了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重点任务及分工方案文件,辽宁、湖南、广西发布了美育教师队伍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发布了美育工作行动计划(2021-2025)。

  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出台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文件,其中22个由省委办公厅、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文,山东省和西藏自治区由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文件,上海市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发文,安徽省由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发文,吉林省、福建省、湖北省、湖南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5省未检索到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相关发文。河北省和甘肃省检索到发文,但未检索到原文件具体内容。

  各省市自治区中响应速度最快的依次是天津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上海市、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其中天津市征求意见稿于2021年3月23日发布。

  二、各地落地政策的可操作性不断增强

  为了检视各地落地政策的可操作性程度,报告构建了内容分析框架和评价办法。

  一是构建“美育落地政策程度评价指标体系”,把各地落地政策的效度用数据予以量化。为了更加详实、清晰地梳理各地政策落地情况,本报告设计了基于各地美育落地政策个性化、特色化和创新化数据分析的“美育落地政策效度评价指标体系”,由表征评价对象各方面特性及其相互联系的4个一级指标、16个二级指标、70个三级指标,构成具有内在结构的有机整体,全面梳理了多地已经出台的行动方案,用指标的形式叙述全国各地美育落地政策的个性化、特色化和创新化程度。

  二是分析了各地美育落地政策的优势和不足,对赋值后的全国美育落地政策效度排序TOP10。最终北京、浙江、宁夏、上海、重庆、山西、贵州、江西、青海、天津脱颖而出,成为全国落地政策效度赋值TOP10。

  (1)位列第一的北京在学科融合、艺术实践、整合社会资源、营造社会氛围等方面做得较为突出,在教材体系等方面的创新化措施稍显薄弱;

  (2)位列第二的浙江在学科融合、课程设计、课程目标定位、制度保障等方面成效明显,在教材体系、开齐开足上好美育课、整合社会资源等方面个性化的有力措施相对较少;

  (3)位列第三的宁夏在艺术实践、整合社会资源、营造社会氛围等方面表现突出,在学科融合、课程目标定位、教材体系等方面的特色化政策相对薄弱;

  (4)位列第四的上海在教材体系、艺术学科创新、整合社会资源等方面系统有力,在课程设置、课程目标定位、组织领导经费保障等方面的个性化落地政策相对欠缺;

  (5)位列第五的重庆在开齐开足上好美育课、教学改革等方面表现突出,在学科融合、课程设置、课程目标定位、评价改革等方面创新化政策措施相对薄弱;

  (6)位于第六的山西在学科融合、课程设计和配齐配好美育教师方面侧重较多,在其他方面特别是教材体系建设方面的个性化创新措施较少;

  (7)位于第七的贵州在开齐开足上好美育课、艺术学科创新、整合社会资源方面政策举措突出,在其他方面尤其是帮扶机制和组织领导经费保障等方面的特色化相对薄弱;

  (8)位于第八的江西在整合社会资源和制度保障方面政策凸显,在学科融合、课程设置、艺术学科创新、场地器材几个方面的特色化创新举措则相对欠缺;

  (9)位于第九的青海在课程设置、教学改革等方面表现突出,在教材体系、艺术学科等方面的创新化相对薄弱;

  (10)位于第十位的天津在教学改革、艺术实践、整合社会资源等方面政策措施突出,在其他方面特别是课程设置、组织领导经费保障等方面的个性化落地措施相对不足。

  三、各地美育加强和改进美育的具体措施

  1、建立“面向人人”的美育机制。对照《意见》美育“全覆盖”的要求,近年来教育部在全国31个省(区、市)建立了126个农村艺术教育实验县,努力缩小城乡之间艺术教育的发展差距。同时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部在全国中小学创建了1885所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

  2、壮大美育师资队伍。随着《意见》的落地,美育队伍建设不断得以夯实。2021年全国义务教育阶段艺术教师(音乐、美术和艺术课程教师)达到83.0万人,相较十年前,增长52.3%,近87%的学生在中小学接受了艺术教育。

  3、保障学校美育场地设施。2021年普通中小学音乐器材、美术器材设施设备配备达标均超过90%,义务教育学校多媒体教室比例超过70%,较十年前提高30个百分点以上。各地的落地政策,结合不同地区的资源优劣势和特色,取长补短、资源整合,多维度、多渠道保障美育办学资源。各地多措并举,致力于破解中小学美育教师资源紧缺、设备落后等问题,将学校美育办学条件的提升作为一项重点性工程落实。截至目前随着政策的不断推进,从2019年的全国小学艺术器材配备达标率达到95.07%,初中达到96.12%,高中达到93.26%,到现在2021年已增加到全国小学音乐器材配备达标学校96.48%,美术器材配备达标学校96.45%;全国初中音乐器材配备达标学校97.51%,美术器材配备达标学校97.49%。

  4、课程设置重视学科融合。各地各校不断优化资源配置,美育课程开课率大幅度提升,截止至2021年底,义务教育阶段,大部分省份学校按照国家课程设置方案保证音乐、美术课程总量不低于总课时的9%;高中教育阶段,全国93.2%的学校开设6个学分的艺术类必修课程,80.7%的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将艺术课程纳入公共基础必修课并保证72学时。通过学科融合的理念引导着学科融合的实践,北京、天津、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江西、山东等多地推进课程教学、社会实践和校园文化建设深度融合,大力开展以美育为主题的跨学科教育教学和课外校外实践活动。

  5、教材体系呈现立体形态。围绕《意见》提出的“构建大中小幼相衔接的美育课程体系”要求,辽宁省教育厅主办、东北大学承办了“美育一体化发展改革试验区”项目;浙江则推进大中小学美育教材一体化、数字化建设;上海深度推动“艺术+”融合发展,跨学段实施学校艺术项目“一条龙”建设,促进艺术教育特色项目一体化培养的有序衔接。天津、浙江、江西、新疆等地充分挖掘地方美育资源,将传统文化融入美育,凸显中华美育精神,致力于形成“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格局。

  6、互联网+美育。立足于互联网技术,北京、吉林、江西等地应用在线开放课程推进高校美育。多地在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中也下了不少功夫,黑龙江的“感受和体验+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挖掘艺术内涵和提升实践能力”模式,浙江、江苏、内蒙古的“艺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艺术审美体验+艺术专项特长”模式,都在着力提升学生文化理解、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等核心素养,帮助学生形成艺术专项特长。重庆提出要逐步完善“学科审美基础+学科技能+学科审美创新”“学科审美基础+跨学科思维培养+跨学科创新”“审美课堂+社团审美活动+社区美育”等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7、开展艺术实践活动。辽宁提出加强研学游、学子游规划建设和管理。广东省的美育行动方案要求大力推广面向人人、惠及全体的学生合唱、合奏、集体舞、课本剧、艺术实践工作坊和博物馆、非遗展示传习场所体验学习等艺术实践活动,提高美育的普及性;开展学生艺术专项展示活动,每3年分别组织1次全省大学生和中小学生综合性艺术展演;加强示范性大中小学校学生艺术团建设,遴选推荐更多的学生艺术团参与重大展演活动。

  8、统筹资源促进美育发展。2021年11月26日,宁波市教育局携手多个部门成立了宁波市素质教育领导小组和体育教育指导中心、文艺教育指导中心、美术教育指导中心、劳动教育指导中心、综艺教育指导中心共五个指导中心,统筹全市优质素质教育资源,满足学生多样化的成长需求。这一机制在全国具有创新性。美育是其中重要的内容。依托“五中心一平台”新模式,构建集课内课后、校内校外于一体的美育新机制,进一步集聚资源要素,建立起贯通启蒙、拓展、提升、评价、培优等多元化、递进式的培养立交桥,构建新时代宁波中小学美育新模式。

  9、区域地理和人文融入美育课堂。有些地方充分利用当地的地理特点和人文资源,丰富美育课堂。比如浙江省舟山市嵊泗县,整体推进基于海洋文化资源的美育教育,落实“认识海洋、关心海洋、经略海洋”理念,形成以课程综合化教学、主题项目化学习为特征的美育实践样态。各中小学选择一个切入点,结合县域海洋文化元素,对有关海洋美术内容的国家课程进行二次开发,在国家教材运用的基础上融入海洋教育,从自然景观、人文渔俗、生产劳技、非遗文化等角度为素材,结合教材民间工艺、现代艺术、综合材料为切入口整合教材,融入海洋元素。

  10、“软要求”与“硬指标”结合。艺术纳入中考是全国推进美育评价改革的重要路径。针对评价改革这一学校美育的重点难点问题,部分地区探索把长期以来美育评价的“软要求”变成“硬指标”,不断完善学校美育评价机制,将美育纳入《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尽管在学术界目前对美育“硬指标”有各类见解,但是改革路上的任何有益探索,必然能为未来的更高质量发展提供多维度的解决思路。截止至2022年2月,艺术类科目进中考全国已经有7个省份全面推行,包括江苏、湖南、云南、河南、辽宁、山东、新疆(包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同时,还有山西、内蒙古、吉林等6省份的8个地市已经开始艺术类科目中考,并陆续推出中考改革政策。总体来看,艺术类科目的考试分数从10分到40分不等。

  11、文学艺术家积极参与学校美育。创造条件积极倡导、推展社会美育工作,利用厂矿企业、机关、军营、社区城镇平台,进一步营造全社会重视文化环境的氛围建设,大力增强文化企事业单位及公共文化设施、机构、场馆公共教育功能的发挥是重要的。让不同年龄、身份、职业的(包括离退休老人群体),人人都有接受有关审美教育、文化活动的机会,通过各种阅读、观摩、欣赏和学习相关知识技能,达到入眼入耳入心;参与各式实践活动,鼓励动手动脑、会心会意,真正达成以美养德、以德铸魂、化育人心的效用。《意见》发布后,赢得了文学艺术界的积极响应,众多文学艺术家门主动投身学校美育的加强和改进,其中美术家协会、书法家协会、摄影家协会等各美育相关协会、学会的组织者和会员,积极加入校园美育活动。

  12、各级文联深入校园精心“播种文艺”。由各全国文艺家协会、中国文联文艺志愿服务中心联合实施的“圆梦工程”文艺培训志愿服务行动“名家名师话美育”网络公共课,由各全国文艺家协会主席、副主席、理事等主讲,以各艺术门类在文化强国建设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为主题讲授的美育系列公开课,内容涵盖戏剧、电影、音乐、舞蹈、摄影、书法、美术、曲艺、杂技、民间文艺、电视艺术、文艺评论等不同艺术领域,以美育人,美美与共。

  四、美育热门关键词

  一是热词频现。《意见》发布后的三年时间里,中国美育研究产出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其中,发表于各类期刊、报纸等处以美育为主题的论文达11868篇(截止至2022年10月20日),其中硕博士论文1124篇,出版美育著作12部。课题组对2020-2022年的美育研究成果进行初步的梳理和概括,根据图表归纳的方法,产生了美育理论、美育政策、大美育、美学与美育、学校美育、艺术教育、双减与美育、美育方法、美育课程、课程美育、德育与美育、美育师资、以美育人、生活美育、生态美育、审美与美育、美育话语体系、美育评价、乡村振兴与美育、数字化美育、中华美育精神、公共美育、创造美这23个热词,试图呈现出3年时间里中国美育研究的概貌和特征。

  二是热度不同。对关键词的热度进行排行比对后,发现“双减与美育”、“乡村振兴与美育”、“数字化美育”的增长势头很猛,在增长热度排行榜上位列前三甲。“美育方法”和“美育评价”、“美育话语体系”、“美育政策”以及“美育师资”都有很高的热度呈现。相比较上述高热度的关键词,“美学与美育”、“艺术教育”和“创造美”这三个关键词的热度并不高,尤其“艺术教育”的学术研究成果增量并不高,“创造美”直接呈现出负增长势头。学术界的关键词热度排行榜,比较准确地阐述了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美育发展重点和趋势。关注学术关键词热度排行,无论是热度增加、持平还是降低,都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与立德树人的教育导向有关,更与高质量发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有紧密的联系。

  三是课题提升。在美育重大课题方面,3年来,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教育学项目和艺术学项目与“美育”相关的立项也有不少,共计17项。从2020年的2项,到2021年的9项,再到2022年目前为止的6项(不含重大项目),仍处于逐年上升趋势。

  五、探索美育新模式

  1.学校美育融入区域业态的探索模式

  3年来,一些地方和学校相继激活了区域美育业态,让地方文化、乡土美育资源、区域美术馆、博物馆等全过程融入到学校美育中,凝练出了各自的特色,构建成依托区域美育业态的学校美育实践。

  典型案例有:湖南长沙芙蓉区“馆校融合”形成区域美育新样式、重庆市北碚区让美育之花绽放于学生心中、上海搭建“进校园”和“出校园”两大美育平台、华茂艺术教育博物馆助力乡村儿童美育发展、《美育贵州》电视栏目“汇川行”助力美育教育。

  2.创新学校美育特色品牌的探索模式

  各地、各校多措并举助推学生成长,在传承红色基因、根植本土艺术文化、创新美育教学模式中积极探索和创新美育发展的新路径,努力凝练美育教育特色,致力打造构建地区、学校的美育特色品牌新形式。

  典型案例有:重庆市彭水县“三三”策略打造贫困山区美育品牌、山东烟台莱州市的“三品一优”美育品牌、河北阜平县马兰花合唱团:梦想源自大山歌声飞向世界、上海嘉定实验小学让学生在本校美术馆里“当家做主”、四川成都天府新区锦江小学“尚美怡情、艺美德和”、江苏无锡湖滨中学让美术印记在锡城各处“闪光”。

  3.信息时代“互联网+美育”探索模式

  2020年以来,浙江、广东等省,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有效融入到学校美育的各个环节,让美育在“云”上腾飞,在“云”上叙事,在“云”上启迪,一方面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和美育认知,另一方面有效地解决了美育教育资源不均衡的难题,为美育资源共享探索了“互联网+美育”的新形式。

  典型案例有:浙江省数字赋能构建特色“互联网+宋韵”美育品牌、深圳南科大附中“馆校联合”开启“云观展”之旅、浙江嘉兴海盐艺术互联网学校开展“双师课堂”活动、宁夏吴忠市利通区借“互联网+”推动美育多彩化、宁波海曙区“渔子匠”名师工作室“线上微学习”。

  4.美育与艺术产业产教融合探索模式

  《意见》发布后的3年中,广东、浙江等省,把美育课堂走出学校、走进企业,让各行业的老师,不断丰富和拓展美育的内涵和外延,让“艺术产教融合”形式赢得社会的认可。

  典型案例有:福建厦门集美区让电影美育融入研学课程、江西九江濂溪区“校·园产教融合”创新红色美育路径、美心美育: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社会美育实践展、宁波市校企合作携手助力美术教育发展、北京丰台中职“音乐+”特色植入素养课程设置、上海城市友好中心将艺术元素融入美育推动学科融合。

  5.“美育论坛”赋能美育变革探索模式

  以“美育”为主题的论坛逐渐成为学校美育发展的新力量、新动能,通过美育论坛,与美育领域的著名学者、学科专家、优秀老师们共同探讨“美育”的新方向、新内容、新实践,从多维度、多视角、多领域探索新时代美育的发展方向,促进学科的融合,思维的碰撞,创意的生发,给学校美育工作带来新的思路和新的机遇。

  典型案例有:东钱湖教育论坛聚焦“未来美育”、博鳌全球少儿美育论坛暨新少年艺术教育节、社会美育国际艺术节社会美育论坛、促进东西方美育对话的“华茂美堉奖”、广东省三届美育论坛集聚大咖齐话美育。

  六、最关注的美育话题

  随着各地加强和改进措施的不断推进,美育在全社会的关注度越来越高。课题组梳理出了教师、学生、家长、网民、美育专家和学者等对于美育最关注的八个话题,从多个角度展示普通大众对于美育各个热门话题的观点和想法,广开言路听取多种声音,凝聚多元思想主张,期冀迸发出崭新的火花,为美育的发展提供新的智慧。

  话题一:是否取消中小学生各种艺术类等级考?

  2022年两会期间,“美育”成为一些代表委员关注的话题,其中关于“取消中小学生各种艺术类等级考试的建议”一度登上热搜榜第一。针对“取消中小学生各种艺术考级”话题在微博发起的十万人投票中,有近7成的网友赞成取消艺术考级。支持方的观点在于“考级”这样的量化教育,甚至与升学挂钩,不可避免地会让艺术教育蒙上功利的影子。从反对方的观点来说,学校进行美育需要有一定的基础建设,必然有一段路要走,一刀切式地直接取消中小学生艺术考级,如果后续课程质量和教学模式不能跟上,也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取消与否,各有利弊,如何在两者之间找到平衡?社会和业界还将不断地探索和思辨。

  话题二:美育进中考的初衷VS现实的多元难题!

  美育中考的考试内容与计分方式是由地方政策决定,因地制宜。从“兴趣”到“刚需”,开展美育课程成为学校的硬性要求。不同地区的规定会有细微差别,不过美育课程的重要性是不变的。把美育纳入中考,初衷是希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但是,现实中如何回答好学生精力和时间的分配问题,如何处理好因功利取向追逐美育高分导致偏离美育素质发展初衷的难题,重重障碍考验的是业界的智慧。美育显然不是为现行考试制度准备的一门课程,美育的成效更不能仅盯着考试分数。因此,全社会更应真正重视美育,绝不能提倡应试美育。

  话题三:美育教材呼唤普遍意义上的“教材美”!

  如何能够真正编写出学生喜欢、教师好用、育人价值高的优质美育教材,为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提供高质量教材的保障,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学校美育加强和改进中亟需共同思考和面对的问题。美育教材要好,首先教材自身要美。因为有美感的教科书,有利于孩子的大脑均衡发展、提升正向情绪、促进认知能力、满足学生的认知需要和审美需要。除了呼唤“教材美”之外,家长也呼吁国家从整体上对美育文化氛围予以系统性关注。

  话题四:美育课堂千万不要“像风儿一样自由”!

  学校美育加强和改进的力度在各地不断推进,但是难免有些地方的学校,依然存在着运动式美育,有检查或者考核的时候美育相对有保障,一旦这阵风过去,很有可能会被其他主课替代或者“借去”,出现美育课和体育课“像风儿一样自由”,往往或有或无、时有时无的尴尬局面。课程是美育实施的重要载体和主要途径,开齐开足美育课程是实施美育的重要前提和保障。

  话题五:能否用音美等艺术课程代替美育课程?

  课程改革是新时代学校美育体系构建的中心环节,在学校美育的改进实践中,社会各界近年来一直比较关注美育的课程如何构建。新版课程标准较之老版课程标准将音乐、美术、舞蹈、戏剧、影视全部涵盖在内,统称为艺术课程。美育课不是艺术考级,而是对审美经验、审美感知、审美素养的教育。社会大众提出,要改变美育与其他学科彼此割裂的状况,将审美教育融入文学、史学、科学、技术教育之中,要改变教师对学生单向传授的教学方式,提供多元学习选择。

  话题六:从理论与实践两个维度思考美育边界!

  对美育边界的理解,一般有理论边界和实践边界两个维度的思考。理论边界,思考的是以美育为学术研究的核心,对其何以可能的研究;实践边界的思考,围绕美育在执行实践中应该思考做什么?怎么做?在实践探索的维度,首先要善于创新、敢于打破传统的美育边界,注重学科交叉,通过多元融合打破课程边界,突破条线育人的边界、突破美育艺术图腾等符号学习的边界、突破单向成长的边界、突破家校共育的边界,给学生成长创造无限可能。其次要勇于守住美育的边界,不能因为美育的热度,将任何有可能的东西纳入美育实践的思考范畴,不能为了跨界而跨界,这样更容易形成聚焦效应,取得量变效果。

  话题七:学校美育要让家庭和社会来接力发力!

  教育工作者普遍认为,美育不仅仅在校园里,不仅仅在教室里,它还在社会广阔的大课堂上。中小学课堂是当之无愧的美育主阵地,但是,中小学阶段的教育,更要充分利用好学校所在城市的公共文化服务资源,把博物馆、美术馆、文化馆作为美育课的实施之地;社会文化教育机构,也应做好公共文化服务方面的工作,为孩子提供良好的教育成长环境;家庭作为耳濡目染的美育空间,也有着无限的可能性。

  话题八:美育评价如何改革才能更加科学精准?

  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要在改条件、改教学、改评价上攻坚,所以要持续推进学生艺术素质测评,总结地方将艺术科目纳入中考的经验做法,把学校美育工作纳入督导评估和考核体系,让“软任务”成为“硬指标”。评价的目的是“以评促建”,而非“以考代评”,特别是要改变现行评价体系中的“五唯”倾向,在美育评价体系中最大限度地彰显其面向全体的“普惠性”和“广泛性”,不断“推进评价改革”,“加快艺术学科创新发展”。

  七、美育面对的现实难题

  三年来,中国的学校美育事业蓬勃发展,取得了一系列的瞩目成绩。但是,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还存在着长期性、复杂性、差异性、艰巨性和不均衡性,难免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比如少数区域的幼儿园和中小学美育资源匮乏、部分学校美育环境欠佳、部分师生对美育的认知狭隘、极少地区的美育经费缺乏以及美育课程相对边缘、少数学校的美育教学方法单一等一系列问题,追根溯源,与教育价值取向功利性、美育价值狭隘认知、美育资源的分配、美育评价的科学性等有关。

  1.少数地区的学校美育资源相对匮乏

  如果从“大美育”的概念出发,美育资源可以包括家庭美育资源、校园美育资源和社会美育资源。现实中,美育资源分配不均衡的现象依然存在。长期以来,我国区域之间、城乡之间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导致了美育资源分配不均衡。美育资源的匮乏,还往往表现在学校对于美育课程教师队伍的建设上。存在有些学校还没有建立对美育教师的激励机制,课程设置也比较少,缺乏一定的实践经验,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等情况。

  2.有些学校的美育环境氛围依然欠佳

  美育的实施需要良好的外在环境和氛围,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所提供的时空美育环境。只有“三位一体”形成良好的教育合力,才能为中小学生提供良好的美育环境。但是,当前的美育在有些地区仍然存在环境欠佳的问题。针对乡村的一些学校校园环境缺少艺术氛围的情况,有些专家建议应结合乡村振兴计划,让乡村的公共环境、美育,以及文化旅游方面,都需要艺术家去参与,去推动,去打造。

  3.部分师生家长对美育认知相对狭隘

  艺术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美育离不开艺术教育。艺术教育在途径和内容上可以实现美育的功能,但艺术教育并不是美育的唯一途径。当前部分师生和家长对美育认知狭隘,还表现在美育知识技能化。以及某些家长用急功近利的实用主义态度来对待美育,狭隘地将美育看作因成绩不佳而选择的一条升学捷径,热衷于各种艺术考级。甚至部分家长对美育课程抱有偏见,他们认为音乐和美术学不学无所谓,只要语数外跟得上,就能考上好高中、好大学。对美育认知的狭隘和偏见,是今后需要从宣传和引导角度予以重视的一个问题。

  4.一些地区的学校美育经费还显不足

  经费不足,这是一些学校面对美育改进时的主要困难。例如阜阳市颍州区政府在学校体育美育自评结果报告对区域内的美育经费做了精准分析。全国有些地方依然有少部分中职、高职院校往往会把实训机房、实践基地等项目为主要支出点,让美育的经费投资少之又少。不能忽视的是,仍然有极少数的学校连基本的画室、舞房都没有配备,更没有美育教学基地。

  5.学校美育教学的能力与方法不均衡

  从当前美育教育现状来看,有些学校的美育课堂仍然停留在传统课堂中。目前,大多数中小学、中职所开设的美育课程数量和美育课题教学质量存在一定的不足,一般存在三个问题:一是课程的种类和形式单一;二是课程数量少;三是美育师资不够,教学能力不足,师资综合素养与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的要求不相匹配。有专家提出要优化美育教师岗位结构,构建美育教师终身学习的分层分类培训体系,打通美育教师进修壁垒,畅通美育教师职业发展通道,切实提高美育教学能力等。

  6.社会艺术资源助力美育缺长效机制

  3年来各地的社会艺术资源积极参与到了学校美育事业,填补学校美育发展的短板,提升了学校美育质量。但是仔细分析繁荣的背后,总有缺乏长效机制的担忧。比如,社会资源参与美育总体以活动为主,以当下的热情为主,以美育的社会热度为主,缺少体系性,缺少长效机制,很容易热度降低后,参与美育的动力就后续乏力,或者这个活动结束后,下一个活动要看机会再续,因为单凭热情难以在岁月的长河中常态化持续。造成这种情形的,一是基于少数机构和个体有蹭热度的心理;二是基于少数机构和人员的功利主义思维;三是基于关注当下的短视效应;四是基于缺乏政府有关单位的权力指令,或缺少利益支撑机制;五是相关人员的协同意识淡薄。此外,学校和社会艺术资源各主体间的沟通意识不强、互动不通、沟通渠道不畅,社会艺术资源主体参与的主动性、系统性不够、缺少长期稳定的经费支持、缺少政府层面的文件约束和支持,社会美育力量参与学校美育的协调机制不健全,社会美育师资队伍水平参差不齐、人员不稳定、审美素养差异大等原因,因此,建立长期化、常态化的激励机制、双向交流机制、共享机制等非常必要。

  八、美育发展的未来趋势

  结合3年来我国学校美育改革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成果,基于“面向未来”、“推动美育新发展”的预期,从美育师资队伍建设、幼儿美育的价值选择等十一个方面,分析下阶段的发展趋势,并对学校美育的未来新理念和新业态予以展望。

  1.美育师资建设亟需结构更优化、发展更立体

  如何配齐配好美育教师,持续优化美育教师的知识和岗位结构,畅通美育教师职业生涯发展通道,是美育持续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障。未来的美育师资队伍结构发展,一方面,要师范院校从量上补足。另一方面,美育人才梯队要从质上取胜。要能够深入挖掘美育价值,渗透美育“以美化人”的真正人文内涵到美育全过程。

  2.艺术院校应主动发挥公益力量助力学校美育

  艺术院校拥有强大的懂艺术、有情怀的大学生,与中小学在教育教学方面都肩负着“立德树人”的重任。因此,艺术院校在与中小学美育事业协同发展的过程中,应承担主要职责,尤其在课程的多元化拓展,教学方法和手段的与时俱进方面,发挥院校的智库作用,主动为学校美育探索更有前瞻性的落地实践的可行性方案。

  3.美育深度嵌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更显张力

  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我们特有的美育资源,学校美育可以与传统文化主题教育活动相融合,也可以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拓展并丰富教师的职业生涯价值,同时也可以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打造学校的个性化品牌特色。借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有利于进一步深度探寻美育价值与意义,有利于探索高质量发展的途径和方法。

  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全面融入美育全过程

  从培育社会美育环境到学校美育环境再到个体美育环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学校美育产生着深远影响。未来学校美育应积极探索如何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按照符合学生喜闻乐见的需求和学生思想形成的构建规律,以美育的路径,培育学生在坚定理想信念中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引导学生“去伪存真”“除恶崇善”;树立正确的认知、正向的情感、坚定的意志和积极的行为;把美育的涵育、催生和感染功能发挥到更高能级,使同学们在优良美育环境观察和体验中提升洞察和分析能力。

  5.全生命周期美育过程从幼儿园阶段唤醒开始

  人的全生命周期美育过程,必须从幼儿阶段开启。未来的美育发展,将赋予幼儿美育培养幼儿拥有美好、善良心灵和懂得珍惜美好事物的使命,并强调幼儿美育课程要开展适合幼儿身心特点的艺术游戏活动。幼儿园美育目标应力求引导幼儿发现感受、表现创造生活中各种美丽事物,激发审美情趣,初步养成审美能力。新时代,教师传统的美育课程思维和观念已不能满足幼儿的审美需求,要求教师要树立以孩子为中心的大美育理念。

  6.大数据人工智能催生“互联网+美育”AR/VR平台

  未来要时刻清醒地准备好应对大数据、人工智能、元宇宙对学校美育发展的机遇和挑战,美育工作者应充分做好AR/VR等虚拟现实嵌入美育教学的各项准备,让每一位教育者共享未来的信息化平台。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鼓励各级各类学校结合“互联网+大美育”发展新形势,创新学校美育教育教学方式,加强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学习平台建设,并在教育部统一规划的中学美育课标基础上,各校积极开发贴近自己区域文化特色的审美艺术课程,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师生多创作富有文化底蕴的网络美育作品。

  7.社会文化资源和艺术生态是美育发展的金矿

  中国作为文化大国,有许多美育资源都深藏在社会中,需要学校在未来要充分利用和挖掘潜在的资源。要进一步整合各类美育资源,构建各类美育研学基地,探索长效合作运行机制,需要加强学校与社会互动互联,齐抓共管、开放合作,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美育发展和学生全面成长的氛围。由外而内,学校的建筑风格、校风校训等也是可以运用的美育资源。

  8.社区美育支撑学校美育逐渐从幕后走向前台

  学校、家庭、社区、社会的互相配合可以给学校美育以强大的推动力和教育合力。社区美育的使命是指导社区内不同年龄、不同阶层的人群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作为社区新生力量的中小学生,自然要感受到社区美育的辐射,如果这种辐射赋能与学校美育完美衔接,必将产生核能级社会效应。社区美育和学校美育的融合,核心是通过改革让美育课程以及活动形式凸显多样性和灵活性,突破传统单一课堂教学形式的局限,构建“多元,跨界,互动,融通”的活动理念。

  9.乡村美育嫁接学校美育与乡村振兴相得益彰

  乡村美育是新时代乡村治理的重要手段,乡村文化振兴离不开乡村美育,乡村美育发展,不能忽视学校美育发展,将学校美育嫁接入乡村美育建设,既是整合美育资源的需要,更是可持续发展美育的需要。学校美育中适量融入非遗文创是当前加强美育发展的较好传播形态之一。学校美育衔接乡村美育,助力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文化振兴、人才振兴和城乡一体化建设,必将为中国乡村文明在未来更加熠熠生辉提供源源动力。

  10.融合中西方的美育经验促进美育国际化发展

  中西方的美育思想,基于各自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美学内涵,往往在美育的侧重点上有区别。因此,新时代中国美育的改进和发展,一要按照“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思维,深度探索西方美育实践的优秀经验本土化路径,二要结合我国的国情和发展特点,在东西方美育思想的碰撞下,进一步明晰美育的内涵和外延,为新时代美育理论建设和实践探索提供新思路、新创意。通过梳理美国、德国、日本、法国等国家的美育经验和美育思想,尤其在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分层分类递进式课程设置、激发学生主动热衷美育的内生动力、构建美育学科结构的多学科融合、美育立法、美育课堂创新等,都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或启迪作用,深度融合中西方美育思想和美育经验,有利于推进我国美育国际化的建设和发展。

  11.构建中国自主美育知识体系推进中国式教育现代化

    以上就是本篇文章【首份《中国美育发展研究报告(2020-2022)》发布】的全部内容了,欢迎阅览 ! 文章地址:http://yy520w.xhstdz.com/quote/1668.html 
     行业      资讯      企业新闻      行情      企业黄页      同类资讯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物流网资讯 http://gzhdwind.xhstdz.com/ , 查看更多   
最新新闻
《南方周末》2024新年献词金句摘抄|守住不惑的底线,选择做最值得的自己
守住不惑的底线选择做最值得的自己1.穿越惑与不惑的边界,求索东方古国现代文明进步的答案,内蕴于我们的基因与使命。2.我们追求真、歌颂善、呈现美,我们抗拒假、斗争恶、暴露丑;我们持续见证、诉说并努力参与那场壮丽的春天的故事,又从
2022跨年祝福语 虎年新年祝福文案大全
  告别2021年,步入,我们又迎来了崭新的一年,新的一年,新的气象,在这新的一年,我们大部分的人都会给身边的亲朋好友,发一些,希望他们在新的一年,身体健康,万事顺利,财源广进,那么我们可以参考一下以下的文案,来送上自己的祝福
公务员考试题库及答案4000题百度网盘资源免费下载地址哪里找资料整理了夸克网盘
公务员考试题库及答案4000题百度网盘资源免费下载地址哪里找资料整理了夸克网盘链接:https://pan.quark.cn/s/64f643af3ac8提示(建议复制后浏览器搜索打开即可,手机用户长按复制打开)资源完全免费,收集与互联网公开分享。说到公务员考试
充满阳光的正能量句子
充满阳光的正能量句子大全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肯定对各类句子都很熟悉吧,句子由词或词组部分和语调所表示的语气部分组成。究竟什么样的句子才是好的句子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充满阳光的正能量句子大全,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
0门槛0成本15天加满5000微信好友的实操秘籍!
过完年,又要开始寻找目标客户了。客户是什么,客户就是流量,流量在哪里,一个是线下,一个是互联网上。尤其对于微商来说,微信好友就是钱脉,但更多人都无法突破一个微信号,也就是5000人。所以,我想,正因为你需要流量,你才会关注微电
AnyTXT Searcher中文免费版 v1.3.1205
AnyTXT Searcher中文免费版是一款简单好用的文件快速检索工具,用户可以在AnyTXT Searcher中文免费版快速的进行各种文档的检索,适用于各种文档、文本的检索,页面简单轻松功能强大,检索效率高,可以很快的帮助用户找到自己需要的内容,感
分析世界新闻:通过谷歌查询系统探索GDELT项目
用全球新闻报道去分析、观察乃至预测人类社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情况?由谷歌理念所倡导的GDELT项目旨在创建一个实时、开放的世界新媒体资料索引库,与全世界一同分享以编码形式存在的源数据。GDELT库是世界上最大的关于全球化社会的开放数据集
2022年活跃用户画像趋势报告(小红书平台)
随着用户体量壮大和平台多元化发展,小红书用户的兴趣点,早已从美妆独大变为渗透生活领域的各个方面。那么2022年,小红书不同行业下的用户呈现出什么样的差异化特征?又有哪些发展趋势值得关注?千瓜数据独家推出《2022年千瓜活跃用户画像
今日头条下载安装 app介绍
● 拍照权限允许访问摄像头进行拍照● 使用蓝牙允许程序连接配对过的蓝牙设备● 使用振动允许振动● 使用闪光灯允许访问闪光灯● 录音录制声音通过手机或耳机的麦克● 获取WiFi状态获取当前WiFi接入的状态以及WLAN热点的信息● 改变WiFi状
1年烧光70亿,上海“巨无霸”项目爆冷!烂尾20年3次易主,凉了?
作者:曾有为坐落于上海黄浦老城厢的东北部,临近上海外滩的上海城隍庙与上海豫园,是外地游客“魔都打卡必选”的经典之一,同样也是上海人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沿着这片区域的老街漫步,会发现见证上海历史变迁的老式建筑随处可见,风格独特
本企业新闻
推荐企业新闻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