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行业  设备    系统  参数  经纪    教师  机械  中国 

以“质”致远——长三角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先行探路

   日期:2024-11-12     作者:n19v1    caijiyuan   评论:0    移动:http://gzhdwind.xhstdz.com/mobile/news/6921.html
核心提示:  拥有9座GDP万亿城市,集聚全国约30%的高新技术企业,25家企业位居世界500强企业名单,一群隐形冠军从细分产业赛道脱颖而出 

以“质”致远——长三角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先行探路

  拥有9座GDP万亿城市,集聚全国约30%的高新技术企业,25家企业位居世界500强企业名单,一群隐形冠军从细分产业赛道脱颖而出……

  自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长三角新坐标”在全球经济地理版图中更加醒目。

  一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长5.3%!作为中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长三角发展动能越强,中国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引擎”就越有力。

  “提升创新能力、产业竞争力、发展能级”——按照党中央要求,长三角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朝着世界级城市群目标迈进,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的长三角新篇章。

  创新力成就生产力:“协同”是加速器

  大型邮轮,被誉为造船业“皇冠上最耀眼的明珠”。

  焊花飞溅、机器轰鸣……走进“爱达·魔都号”邮轮的薄板智能生产车间,国产第二艘大型邮轮正在加紧建造,即将入坞开始连续搭载。

  “爱达·魔都号”停靠在上海吴淞口国际邮轮港(2024年1月1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丁汀 摄

  邮轮是长链条的万亿级产业。长三角地区发达的造船工业带动了船舶配套、设计、维修等行业提升创新能力。

  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琦说:“在国内采购的零部件中,来自长三角的供应商占比超60%。我们还联合江苏的一所高校,成功研制了大尺度薄板矫平的电磁矫平装备。”

  沪苏浙皖合抱而成的长三角,通江达海,陆域所有地级市都有动车通达。出行便利,让城市之间越来越“近”,协同合作越来越畅。

  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是国家科技竞争力和创新能力的集中体现,半数分布于长三角地区。

  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上海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坚持推动“两心同创”,正在打造创新策源“合力”。“上海光源”和“合肥光源”强强联合,共建第四代大科学装置“合肥先进光源”,探路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两束光”正辉映出创新光芒。

  “合肥先进光源”的效果图(资料图片)。新华社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供图)

  协同增强创新能力,长三角把目光投向世界。

  4月的科大硅谷,春意渐浓。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首次集中推介重大科技创新成果,20项近期可转化的成果一一亮相,向全球发出“牵手”合作的信号。

  《2023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指数》显示,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总指数提高到262.48分,2018年后年均增长11.17%。

  企业“出题”、政府“选题”、市场“答题”……打开“长三角一体化科创云平台”,一系列“揭榜成功”的联合攻关需求映入眼帘。

  “自己找技术如同大海捞针,和长三角‘朋友圈’高效精准对接,联合攻关帮我们解决技术难题。”复宏汉霖全球创新中心总经理单永强说。

  新质生产力,特点是创新,关键是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

  从实验室原始创新,到加速成果转化、促成“揭榜挂帅”、孵化扶持创业……协同创新,让要素在长三角自由流动,创新活动“产出”形成“几何效应”。

  如今,沪、苏、浙、皖,区域创新能力均位列全国十强,协同创新的“长三角模式”跃然而出。

  竞争力跃迁:“产业集群”是关键词

  “汽”派!走进合肥市肥西县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园,正在热火朝天建设中的江淮华为项目现场,焊装、涂装、总装等车间拔地而起,一个“智慧工厂”呼之欲出。

  “预计今年四季度实现整车下线,不仅生产高端新能源汽车,还能够实现整车个性化定制。”肥西新能源汽车智能产业园项目负责人杨伟说。

  安徽省肥西县在建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园(2024年1月24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陈家乐 摄)

  近百家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企业,数十个系列、近千个品种的配套产品,高端整车引领、零部件配套龙头企业汇聚、后端服务市场具备世界级检测能力……

  从“不起眼”的小县城到亮眼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肥西的“蜕变”令人惊叹。

  通过产业集群协同发展,长三角新能源汽车整车厂可在4小时车程内解决所需配套零部件供应,形成独具特色的“4小时产业圈”,这是长三角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一个缩影。

  产业结构加速迈向中高端,“新成色”越来越鲜明。

  长三角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的产业规模已分别占全国的约五分之三、三分之一和三分之一;科创板上市企业超270家、占全国48%。

  阳春时节,走进苏州工业园区,这里已集聚生物医药及大健康企业超2000家,以新药研发和产业化为主,高端医疗器械、生物技术及新型疗法等领域正加速发展。

  “创新药中国造!为了让群众用得起高品质的生物药,我们要加快把医学资源‘势能’转化为产业发展动能。”信达生物创始人俞德超说。

  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离不开对传统产业全方位升级。

  衣食住行,以衣为先。

  浙江省桐乡市濮院镇,明清时期曾以“日出万匹绸”而闻名,经过40多年的发展,已形成纺纱、编织、印染、机械制造等完整的产业链,成为著名的全国毛针织服装生产基地。

  在浙江省桐乡市濮院镇的蒂维时装有限公司的数字化车间内,电脑横机正在生产新款毛衫(2024年4月9日摄)。新华社记者 徐昱 摄

  走进位于当地的蒂维时装有限公司,厂房里数十台电脑横机正在自动化运转,只有几名工人在巡视维护。运用“一线成衣”技术,这些机器“吃进”毛线后,一件件针织成衣便被“3D打印”出来。数字化转型,让公司一年节省人工成本两三百万元。

  “表面功夫造不出经济增长的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一朝一夕,而要久久为功。加快培育世界级高端产业集群,对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意义重大。”苏州市常务副市长顾海东说。

  攀高发展能级:“未来产业”是发力点

  以不到4%的国土面积,创造了中国近四分之一的经济总量。长三角,因何释放出这样的爆发力?

  1秒钟,18亿亿次计算!

  在“乌镇之光”超算中心,一座被称为“硅立方”的蓝色立方体建筑内,3440个液冷刀片服务器层层排列,共同组成了一个“超级计算机”,为浙江省内外多家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等提供算力服务。

  作为科教资源丰富、科技创新实力强的区域,长三角如何进一步提升发展能级?答案就在一个个正在孕育与成长中的未来产业里。

  在合肥高新区,量子信息未来产业科技园正在加紧施工,将于2026年7月竣工。它已入选国家首批未来产业科技园建设试点名单。与此同时,加快量子科技产业研究院实体化运行、建设“合肥超量融合计算中心”等一系列项目也在紧锣密鼓地推进。

  智能驾驶小巴运行在既能发电还能充电的智慧公路上,屋顶、道路、路灯都有光伏发电设施,绿化带里有低速风电机……走进位于苏州市吴江区同里镇的区域能源互联网示范区,十多项能源创新应用让人沉浸式体验未来。

  苏州,全国用电量最大的地级市之一,电力需求不断增长,探索应用能源新技术,缓解“用电焦虑”成为当务之急。

  一张绿色能源互联网正从只有0.035平方公里的示范区拓展到176平方公里的同里镇全域,各类能源新应用助力古镇保护和当地产业发展。

  从打造为产业发展提供算力支撑的“基础设施”,到探索能源新技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试验田”,长三角加速开辟新赛道。

  三省一市均出台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相关指导意见或行动方案,安徽量子信息、上海人工智能大模型、浙江类脑智能、江苏未来网络等领域逐步形成一批全球创新引领成果。

  在理想汽车常州基地车间,机械手臂在进行焊接作业(2024年1月10日摄)。新华社记者 季春鹏 摄

  “长三角不仅是经济增长极,也是未来产业的主战场和前沿阵地。要让更多创新成果走出‘实验室’,走向‘生产线’。”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新经济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明文彪说。

  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是一篇大文章,三省一市加速奔跑,高质量发展的宏大协奏曲正在奏响。人们期待这里的新奇迹。

  文字记者:刘菁、陈芳、杜宇、马姝瑞,参与:贾远琨、龚雯、张璇、杨绍功

  五集政论片《解码长三角》第二集《协同创新》视频记者:王洪流、金剑、屈彦、丁汀、岑志连、董雪、龚雯、潘旭、李海伟、贾远琨、狄春、李雨泽

  《以“质”致远——长三角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先行探路》视频记者:金剑、潘旭、丁汀、李雨泽、王怿文、李涛

  海报设计:孙瑶

  编辑:金地、孙鹏程、林格、 刘莲芬、杜潇逸、张维革、王浩程、郭洁宇

本文地址:http://gzhdwind.xhstdz.com/news/6921.html    物流园资讯网 http://gzhdwind.xhstdz.com/ , 查看更多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用户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更多>同类最新文章
0相关评论

文章列表
相关文章
最新动态
推荐图文
最新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00184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