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行业  设备    系统  参数  经纪    教师  机械  中国 

金梦玉 丁韬文丨“短视频+新闻评论”的创作路径、发展瓶颈与未来探索

   日期:2024-11-10     作者:n19v1    caijiyuan   评论:0    移动:http://gzhdwind.xhstdz.com/mobile/news/2178.html
核心提示:本文刊登在《中国编辑》杂志2021年第6期视频化时代的到来给新闻短视频的发展带来无限可能性。“短视频+新闻评论”通过视觉直观的

本文刊登在《中国编辑》杂志2021年第6期

金梦玉  丁韬文丨“短视频+新闻评论”的创作路径、发展瓶颈与未来探索

 视频化时代的到来给新闻短视频的发展带来无限可能性。“短视频+新闻评论”通过视觉直观的方式,激活了短视频在新闻评论领域中的内容生产力、舆论引导力与社会影响力。与此同时,短视频新闻评论也面临制作时效迟滞、内容呈现受限、价值输出单一等发展瓶颈,亟待突破。在长视频与短视频、专业化与个性化、分众化与主流化之间,或许能够找到一条短视频新闻评论从“风口”到“出口”的转化路径。

 媒介融合的发展进入“深水区”后,新闻短视频在内容生产、用户服务、品牌营销和生态布局等方面也正进入“加速度”模式。其中,“短视频+新闻评论”凭借可视化呈现、故事化叙事和交互式传播的组合优势,已发展成为新闻业务领域最具竞争性的融合报道形式之一。借助短视频的媒介优势,提升新闻报道的影响力,内容生产轨道上“短视频+新闻评论”是不容忽视的发力方向。

“短视频+新闻评论”的创作路径

 自2016年短视频开始涌现井喷之势,短视频已经成为互联网内容的新风口。短视频在对移动互联网中的内容形态不断进行更新的同时,也逐步与新闻传播领域相结合,衍生一系列更符合融媒体时代用户需求的短视频新闻产品。相较于“短视频+新闻报道”在新闻资讯传递方面已经较为成熟的生产模式,“短视频+新闻评论”的实践还处在初步探索阶段,若想进一步释放短视频在新闻评论领域中的内容生产力,激活短视频在新闻评论领域中的舆论引导力,扩散短视频在新闻评论领域中的社会影响力,对当前短视频新闻评论的创作路径进行分析是必然也是应然。

(一)主体多元化:融合评论主体,聚拢资源优势

 融媒体时代,评论主体的扩展使得专业化的新闻媒体评论改变了精英主义的话语方式,在以人民为中心创作导向的指引下,更加注重专业内容输出方式与用户内容输入方式之间的契合度。短视频新闻评论融合文字、声音、图像、视频、动画、游戏等与用户贴近性更强的视听元素,成为专业化的新闻媒体统合“两个舆论场”的新的试验田。借助短视频评论的形式不仅有助于发挥专业媒体在优质内容生产方面的资源优势,更有助于依托其专业性在观点混杂、众声喧哗的融媒体时代架构最具公信力和引导力的主流叙述。

 与此同时,媒介接近使用权的下沉带来了社会话语的“去中心”趋势,加之短视频制作的低门槛特点,共同为用户参与短视频创作提供了个体介入的可能性。“影像表达开始从高高在上的专业殿堂走入寻常百姓中,从代言‘日常化’生活的工具,变成了人们直接沟通的日常话语本身。”[1]不但丰富了融媒体时代新闻评论的主体阵列,还以代表个体价值诉求、公民利益诉求的发声为专业媒体的评论选题、论点内容和切入角度提供思路线索,倒逼专业媒体对“冰点”社会议题加强关注,对社会弊病深刻剖析,为专业化短视频新闻评论生产予以更多发展驱动力。然而,用户在短视频新闻评论创作中也呈现碎片化、非理性等弊病,由用户短视频评论引发的舆情仍需专业媒体介入,促成潜舆论向正向显舆论转化,向主流舆论汇聚。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以及在新闻生产领域的应用,机器智能生产新闻评论也在近年来逐渐加入短视频新闻评论的队伍,助力释放新闻评论的视觉生产力,并在评论领域重塑“人”与“机器”的关系。这种评论主体的扩展所带来评论形态“专业”与“非专业”的交融、“人”与“机器”的共生,聚拢了多种评论的思想价值与资源优势,更加生动直观地勾连起“媒介—人—社会”的互动关系。

(二)内容精简化:折叠评论观点,透视说理层次

 相较于文字、图片评论的单一化呈现形式,“短视频+新闻评论”更加贴合互联网用户精简化的内容消费特征。基于短视频有限的传播时长和内容容量,在短视频新闻评论的创作中,常常通过折叠评论观点来节省内容时长,避免“大而全”的宏观评论取向,以“小而精”的微观评论角度锁定评论对象,并采用在论点中聚焦关键词、在论证中提炼结构图等制作技巧,提前告知用户短视频评论的主要论点,揭示短视频评论的说理层次,从而使得短视频评论的论点简洁有力、论证条理清晰。

 短视频新闻评论通过折叠评论观点来节省内容容量时,既要处理好分论点呈现时长与短视频总体时长的占比关系,又要处理好分论点说理内容与短视频评论总体结构的层次关系。短视频新闻评论作品《疫情过后,你需要理解的几个新趋势》的创作,改变了纸媒评论层层递进的线性写作习惯,通过点面关系的视觉切换,表现短视频新闻评论中的总分结构和递进关系。该作品提炼出多元化、幂律化、线上化、去过度化和民族自信五个关键词,对其分论点进行折叠,又将评论中所提及的分论点集合在一张图像中,从线上办公、网络授课等日常生活方式的转变,转入对文化内容、国产品牌的发展预测,继而上升到国家发展和民族自信的高度收束评论内容,使得结构的组织层层递进、论点的架构环环相扣。

(三)时长浓缩化:控制总体容量,巧借论据形式

 当前信息获取终端的移动化促成了用户新闻消费的碎片化特征,也加剧了用户观点认同的碎片化倾向。短视频作为新型的言论载体,凭借“短、平、快”的媒介本体优势成为新闻评论的“轻骑兵”,其中“短”的界定需要综合考量内容的完整性与平台的适配性,根据评论本身的论题特点和推送媒介的平台属性来裁定短视频新闻评论的最佳时长。通常而言,在微博等社交平台上,短视频的时长在100秒以内可以获得较好的传播效果,当然也有部分短视频和直播平台内容时长在五分钟之内,也不影响用户的观看兴趣和媒介体验。如《新闻联播》推出的《主播说联播》均将评论时长控制在80秒到100秒之间,通过控制总体评论时长来契合用户观点接收日益碎片化的消费倾向,从而保证短视频新闻评论更为遍在的舆论引导效果和社会传播效果。

 对于短视频评论总体容量的浓缩,目前主要存在两种实践取向:一种通过折叠评论观点或缩小评论切口,达到对总体时长把控的目的;另一种旨在借助字幕、图表、数据、音频等多种论据表现形式,尽可能在有限的时长铺展更多的评论要素,使得“图像论证”“数据说理”等视听元素有效释放信息含量又不占据短视频过多的内容时长,更有利于引起用户观点接收时的“秒级”响应,促使新闻评论的解读方式从“读评论”到“看评论”“听评论”的转变。

(四)分发立体化:联动融合渠道,扩散评论效应

 融媒体时代,大众传播的“信息流”、人际组织网络中的“影响流”与精准推送的“算法流”,共同构成用户信息接收的“个人门户”。内容鲜活、形式轻巧的短视频,不但在大众传播的过程中更容易收割用户注意力,而且能够引导用户增进对于“信息流”中“观点流”的认同度。在人际互动中,也因其相对短小的体量更便于在社交平台转发分享,因而发展成为用户进行观点交流的轻巧型“社交货币”。此外,算法技术通过匹配用户特征、架构用户画像、洞悉观点反馈,形成精准推送“算法流”,也是短视频评论内容分发的重要形式。在一定程度上,“算法流”中的观点是用户既有观点倾向的再生产,相比“信息流”与“影响流”,在强化个体认知、实现舆论引导方面的效果更佳。

 随着媒介融合发展的深入,短视频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媒介融合新的“主战场”。以《人民日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为代表的主流媒体积极布局短视频新闻发展战略,推出“人民日报+”“央视频”等短视频客户端,统合优质资讯、社交要素和算法机制,在“信息流” “影响流”与“算法流”之间形成相通相融的传播渠道、相向而行的传播合力。在实践中,短视频评论也借助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抖音、微视等短视频内容平台,助力短视频评论取得跨平台的“出圈”效果。由此形成集媒体平台优势、社交分享优势与算法分发优势于一体的立体分发模式,打造从中央媒体到地方媒体、从官方渠道到民意渠道的网状传播结构,通过整合联动多元化的传播渠道为扩散短视频评论的社会传播效果铺路架桥。

“短视频+新闻评论”的发展瓶颈

 短视频新闻评论作为“融评”的形式之一,为移动用户输送了更加多元化、立体化、高品质的视觉评论产品,也为新闻评论话语革新、形式创新赋予更多发展的可能性。然而,短视频新闻评论的实践也面临制作时间与评论时效“赛跑”、横屏制作与竖屏传播“对冲”、内容厚度与用户注意力“断裂”、娱乐形式与思想火花“争宠”、产品区分度与用户认可度“博弈”等发展瓶颈,亟待加速突破。

(一)时间瓶颈:制作时间如何“跑赢”评论时效

 从“时度效”着力,体现“时度效”既是做好新闻舆论工作的要求,也是占领舆论制高点的重要着力点。“短视频+新闻报道”的组合模式极大地助力新闻时效性的提升,但“短视频+新闻评论”在实践中常常面临制作时间与评论时效“赛跑”的难题。制作时间能否“跑赢”评论时效,既取决于短视频评论的创作样式,也取决于短视频评论的内容属性。《新闻联播》推出的短视频新闻评论栏目《主播说联播》,在创作样态上主要表现为康辉、海霞等自带“IP属性”的播音员口头评说,辅以体态语言强化论点;在内容属性上主要表现为事实判断清晰、价值判断明朗的时政新闻评论,在新闻报道之后及时配发,不仅让制作时间成功“跑赢”评论时效,还让论点漂洋过海在国际社会获得认同。

 相比之下,非单一口播形式的短视频评论更容易面临制作时间瓶颈。此类短视频评论在创作样态上需要融入更多的可视化元素、动态性数据、对比性图表等,不仅要求在短时间内完成评论主题的确定、论据的选取等基础性新闻评论工作,还需要完成事件的对比关联、数据的整理核实、动画的制作设计等评论产品的包装性工作。当前,媒体评论部组织管理的架构中评论人才稀缺日益明显,而精品评论内容产品的打造需要更为精细复杂的分工,导致新闻评论的创作甚至需要评论部与动画部、广告部等跨部门合作,由此拉长了新闻评论创作的时间,在追赶评论时效上显得紧张吃力。此外,短视频评论的创作周期也受新闻评论的内容属性的影响,为避免媒体由“反转新闻”衍生出“反转评论”,对于某些突发性的新闻事件和预测性的发展趋势,经过一定时间的发酵才能得出更为准确的事实判断,从而导致短视频评论时效性的发挥受到限制。

(二)呈现瓶颈:横屏制作如何“兼容”竖屏传播

 随着智能手机取代电视机和PC端电脑成为融媒体时代用户内容消费的主要端口,竖屏传播逐渐兴起并颠覆了以往传统横屏模式塑造的视觉观看模式,遵循单手持握的视听习惯,强化视觉中心的内容叙事成为短视频创作的新风向,并影响到“央视新闻”客户端、《新京报》“我们视频”、“梨视频”等平台的新闻生产。短视频涉足新闻评论领域同样面临横屏制作与竖屏传播的兼容问题,以媒介演化的视角来看,当电视观众演化为视频用户,其注意力从大横屏转向小竖屏,连贯性、沉浸感、对话性更高的竖屏内容产品更容易获得用户的认同和共鸣。

 然而当前的短视频评论实践中,仍然以横屏制作为主要参照系。这种竖屏传播优势与横屏创作惯性之间的“断裂”,使得短视频新闻评论的终端呈现形式无法最大限度地扩散评论内容影响力。部分横屏创作的评论产品出于对首发平台适配性考虑,通过设计屏幕翻转选项引导用户观看评论内容,但用户在媒介使用中概率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产品内容的观看体验,从而可能降低其对评论观点的接受程度。此外,采用横屏模式创作的评论产品在以竖屏模式经营的短视频平台扩散时,界面上下两侧的“留黑”导致较差的媒介体验,必然会影响用户对于评论内容的认同程度。因此,在竖屏传播成为主流的融媒体时代,内容制作既要考虑初始平台的适配性,也需要考虑再传播过程中的平台适配性。要将大屏端的传统优势有效转化成小屏端的崭新动能,将横屏端的思维模式切换成竖屏端的生产模式,从用户需求的顶层设计出发,综合评论话语方式的转变、评论情感的设计来适应竖屏传播的表达,从而突破短视频新闻评论的呈现瓶颈,打造视听融合、论秀并举的新型评论景观。

(三)形式瓶颈:娱乐形式如何“碰撞”思想火花

 相较于传统媒体在新闻呈现上扁平化、单一化的传播形式,新闻短视频在呈现形式上的立体化、多元化特质更为凸显。与“短视频+新闻报道”通过融入快板、说唱、脱口秀、舞蹈快闪等非新闻性的娱乐元素相似,在短视频开始向新闻评论领域“试水”时,也不乏通过泛娱乐化元素培养用户黏性的实践。在2019年全国两会期间,“人民日报评论”推出的《两会“石”评》栏目,将创意快板与口播评论相结合,推出了聚焦农业生产的“‘90后’与‘九十后’的同一个梦”和关注学生课业减负的“宝宝不高兴,后果很严重”等系列短视频评论,均获得了良好的社会传播效果。

 然而,融合娱乐因子的短视频评论不仅要为新闻评论带来新鲜体验,还要承载社会价值、把握时代导向,坚持新闻性为内容创作的出发点、评论性为形式输出的落脚点,反复审思短视频评论在创作过程中的泛娱乐形式如何“碰撞”思想火花,非新闻要素如何服务评论观点。目前,“短视频+新闻评论”实践过程中出现非新闻性元素“反客为主”,娱乐形式掩盖评论观点的现象,背离了短视频评论以多样形式托举评说内容的初衷,由此导致主流叙述的传递、思想价值的灌输、动员力量的凝聚等新闻评论的社会作用被弱化,造成评论领域的新闻娱乐化,迫使业界与学界共同思考如何有效解决短视频评论重形式轻内容、重娱乐轻人文、重利益轻责任等行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四)容量瓶颈:内容厚度如何“匹配”用户观看时长

 移动端内容消费的特点可以归纳为时间的碎片化、情境和空间的快速切换,这些特点导致移动视频用户难以保持长时间、持续性的观看注意力。短视频新闻评论不可能从碎片化的观看中剥离出来,决定了其在制作过程中必须处理好评论内容厚度与用户观看耐心的关系,选取大小适中的切入角度、符合短视频传播的抽象层次,并把控好短视频评论的内容呈现时长,方可实现评论内容厚度与用户有效观看时长的匹配。

“时长短” 是行业实践对短视频特征达成的共识之一,追求“短”体量、“小”容量成为短视频内容创作的走向特征。探索短视频新闻评论内容厚度与用户有效观看时长之间的平衡关系,有赖于将短视频新闻评论置于用户媒介注意力的科学测量与分析之下,串联用户在短视频评论内容消费的心理路径、关系网络、空间维度等,综合得出短视频新闻评论最优容量的评价性指标,根据指标结果增削评论内容的厚度、考虑评论说理的深度、辐射其他领域的广度,既要确保在内容厚度的打造上有较为充足的创作空间,以期实现评论的观点走向纵深、评论的论据得以铺展以及论证的结构被清晰架构,又要避免内容厚度过重消磨用户观看耐心,克服短视频新闻评论说理逻辑完整但舆论引导效果不佳的内在缺陷,最终实现短视频新闻评论用户注意力资源的最大化和最优化。

(五)效果瓶颈:评论区分度如何成为用户认可度

 相较于新闻报道在抢占“第一落点”时易出现内容同质化的问题,代表媒体态度、追求全面深刻的新闻评论旨在探寻新闻事件背后的社会动因、挖掘社会现象潜藏的价值诉求,其体裁特征本身赋予了评论话语多角度输出的思想落点,评论更加多维化的创作空间也为塑造内容区分度提供了可能。心理学研究证明,人类存在着“生动性偏见”,具有视觉显著性的信息更容易左右人们的判断[2]。因此相较于文字评论、广播评论与电视评论等传统评论样式,短视频新闻评论具有叠合多种评论样式的视觉传播优势,已建立短视频使用习惯的用户在视觉显著性的影响下,更容易与评论产品的价值传送形成终端对接。

 助力短视频新闻评论成为充当社会舆论引导的“定盘星”和“压舱石”,不仅需要借助创意形式打造评论的区分度,更为关键的一步是将评论的内容区分度转化为用户认可度。其中,《新京报》“我们视频”子栏目《陈迪说》摒弃传统媒体评论的经验主义风格,采用三维动画、模拟场景等视觉手段增强评论内容的说服力,同时兼顾产品呈现中的现代美学设计与品牌形象管理,成功打造出具有区分度、影响力的评论员个人IP,是将评论区分度转化为用户认可度的成功例证之一。但在海量级短视频的裹挟之下,高区分度、高认可度的优质短视频评论仍然是较为稀缺的“硬通货”,打造兼具差异化与“好评率”的短视频评论产品仍然任重道远。

由“风口”到“出口”:短视频新闻评论的未来探索

 从传统媒体时代的“受众”到融媒体时代的“用户”,媒介内容的消费形态从纯文本向着多媒体升级进化,短视频作为融媒体变革中的后起之秀,集结了文字、图像、音频和视频传播等多种样式,成为打破专业壁垒、承载新闻言论的轻型载体。要想为“短视频+新闻评论”开辟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使得短视频从当前的“风口”变成未来的“出口”,还需在长视频与短视频、专业化与个性化、分众化与主流化之间探索平衡点与互动点。

(一)长视频与短视频新闻评论的优势互补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媒介融合进程的行稳走深,短视频的发展势头更加迅猛并逐步迈入技术红利期。将目光延伸至新闻评论领域,搭载了技术发展“快车”的短视频新闻评论,正从“融评”试验上升成为媒体战略。在内容创作上,通过窄化评论主题、缩小评论角度、折叠评论观点、浓缩说理论据等手段,巧妙融入非新闻性元素辅助传播,成为融媒体时代视像评论的“轻骑兵”。在接收终端上,精准匹配当前用户内容消费的场景,迎合了时下碎片化的内容认知需求和观点接受偏好,发展成为新兴的评论组织形式。

 短视频内容和平台的崛起并不能完全占据长视频的市场空间,5G技术的应用,使作为一种形式较为传统的视频信息的长视频,在传输速率问题得到改善后以全新的姿态回归用户视野[3]。内容付费助力、广告收益支撑之下的长视频尚有发展机遇。在新闻评论领域,长视频评论与短视频评论各有优势,也皆有短板。长视频评论因其更为丰富的内容体量、更加充足的说理空间、更为完整的评说结构而具有内容优势,在观看时用户的“高唤醒状态”、强情感共振、深社会思考也更容易将社会传播效果和舆论引导效果引向深入,但用户观看耐心、内容制作冗长等仍是其发展局限所在。短视频评论尽管更加符合用户内容消费习惯,但短视频评论的创作逻辑——“短”和短视频内容的消费逻辑——“快”,也开始引起短视频用户与平台的反思,逐步放宽内容时长限制,UGC视频内容向着PUGC靠拢等现象也反向促进了长视频内容的发展。重新审视视频评论的长短关系,做到短视频评论不“短视”,长视频评论不拖沓,用长短视频的互补优势激活视频评论的生态链条,才能不断为新闻评论注入鲜活的发展动力。

(二)专业化与个性化短视频评论的良性互动

 英尼斯曾指出,传播技术的发展变迁造就了不同的社会形态以及相应的文化形态。随着5G时代的到来,传播技术进一步驱动短视频内容生态发生变化,自带剪辑功能的智能手机应用程序激活了短视频新闻评论的用户生产力,新闻评论成为移动用户参与新闻实践的一个入口。高卷入度、强参与度的UGC短视频评论颠覆了以往专业媒体“自上而下”的评论视角,被技术赋权的用户开始基于现实空间与虚拟空间发生的社会事件进行“自下而上”的论点输出,这种“去中心化”延伸了专业媒体新闻评论的触角,使得短视频成为其自我表达、个人言说的承载介质,并促成用户个体从“读评论”到“看评论”“听评论”,再到“拍评论”的升级。同时,个性化的论点输出也塑造了新闻评论创作新的增量市场。

 然而,在众声喧哗的融媒体时代打造多元共生的短视频评论生态,专业化的短视频新闻评论仍然不可缺席。特别是传统媒体顺应媒介融合大势衍生的短视频评论自带权威性基因,在立场导向的坚守、评论主题的定调、新闻规律的把握等方面都表现出明显优势。从“评论”到“屏论”的转化过程中,既要对焦个性化短视频评论所关注的社会热点,吸收其贴近用户的话语天赋,又要克服个性化短视频把关缺失所带来的弊病,实现专业化与个性化的短视频新闻评论的良性互动。

(三)分众化与主流化短视频评论的共存共生

 在5G技术驱动下,短视频的内容生态正在发生质的变化,单一化短视频内容已经无法锁定多样化的用户需求,短视频内容将基于细分领域、兴趣社团、分化需求而得到发展[4],垂直化、分众化的趋势也在短视频评论领域得到体现。如在经济、军事、艺术等专业领域,新闻评论与新闻资讯同样有着高度专门化的需求市场。面向主流群体的评论内容由于欠缺敏感洞悉专业领域变动发展的“文化基因”,无法在新闻实践中指向颇具前瞻性与建设性的言论内容,因此依托“利基策略”进一步细分短视频评论用户市场,聚合内容接收具有共性的分众用户再进行评论创作,在制作与分发上共同聚焦“专门化”从而赢取特定群体认同、增强分众用户黏性,是对短视频新闻评论未来发展的合理设想。

 但是分众化的短视频新闻评论也容易使用户陷入“信息茧房”之中,造成用户观点接收的片面、群体认同的极化甚至社会认知的割裂。故而短视频新闻评论在未来的探索中既要重视分众化“点对点”的垂直深化,也要兼顾主流化“点对面”的水平扩散,打造出不仅在壮大主流思想舆论上拥有无可比拟的舆论引导优势,在针砭社会乱象、动员群众力量、介入国际话语等方面也体现出鲜明的社会整合能力和国际传播能力的短视频新闻评论。因此,短视频新闻评论的布局中,糅合“分众化”与“主流化”这两股趋势,才能成功应对日益纷繁复杂的评论产品需求和社会价值需求。

结语

“短视频+新闻评论”的珠联璧合,通过评论主体的有机整合、观点论据的视觉呈现、娱乐形式的巧妙穿插、宣发渠道的立体整合,实现了对纸媒新闻评论线性思维模式与大屏视觉说理表达习惯的强力颠覆。在媒体的迭代中、市场的进化中、用户的升级中,突破短视频评论的发展瓶颈从而扩充评论产品的思想价值,扩展短视频评论的应用范围,扩增短视频平台的“下沉用户”,扩散舆论引导的社会效能,还需精耕短视频、放眼全领域、推动新融合,让“短视频+新闻评论”日益从战略设想演变成生动实践,从补充元素发展成常态样式,从风口试验进化为未来机遇。

注释:略。

作者:金梦玉,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党报党刊研究中心副主任;丁韬文,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硕士研究生。

中国编辑 zgbjwx

投稿方式:来稿请寄杂志社电子邮箱

(zgbj@vip.sina.com)

通信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德胜门外大街4号

邮编:100120

编辑部电话:010-58582287

发行代号: 国内82-594 国外BM-1746

每月10号出版

本文地址:http://gzhdwind.xhstdz.com/news/2178.html    物流园资讯网 http://gzhdwind.xhstdz.com/ , 查看更多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用户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更多>同类最新文章
0相关评论

文章列表
相关文章
最新动态
推荐图文
最新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00184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