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行业  设备    系统  参数  经纪    教师  机械  中国 

武汉“有车族”逐渐转向公交绿色出行

   日期:2024-12-07     作者:zqt6f    caijiyuan   评论:0    移动:http://gzhdwind.xhstdz.com/mobile/news/10544.html
核心提示:武汉“有车族”逐渐转向公交绿色出行有车族图为:昨日,在武汉市雄楚大道BRT快速公交专用道,右侧的三股车道全部供BRT和常规公交
武汉“有车族”逐渐转向公交绿色出行 有车族

图为:昨日,在武汉市雄楚大道BRT快速公交专用道,右侧的三股车道全部供BRT和常规公交使用,通行效率较左侧的社会车道大大提升。

武汉“有车族”逐渐转向公交绿色出行

图为:在武汉市武珞路中南路路口,一排公交车沿公交专用道行进。据介绍,过去5年间武汉市累计建设430公里公交专用道,提升公交车行车速度12%以上。

图为:在武汉地铁2号线街道口站出口外,大批共享单车停放于此,迎候晚高峰大批“地铁+单车”换乘客。

图为:在武昌火车站东广场,不少市民骑共享单车到此换乘地铁4号线,铁路部门为此专门设置了指示路牌。

“小区里停的私家车越来越多,开车出门的人越来越少”“共享单车进驻武汉后,坐地铁的人明显增多”……

近年来,随着多条地铁的开通,武汉市民出行方式悄然生变,不少“有车族”为了节约成本,开始选择乘坐公共交通绿色出行,只在周末或节假日才会选择自驾车辆出行。

来自武汉市交委的数据显示,目前,全市乘坐公共交通方式出行(含轨道交通、常规公交和轮渡)的人数,已由2012年的日均400万人次增加至今年上半年的637万人次,增幅超过50%。

与此同时,全市机动化出行方式中,公交出行分担率已由2012年的40%上升至2016年的58.6%,今年更有望突破60%,在全国大中城市中位居前列。

地铁修到家门口:“有车族”一周开车仅一两次

昨日,为赶着送女儿去上培训课,家住武汉后湖同安花园的黄先生难得开了次私家车,“自从2015年底地铁3号线开通,我一个星期开车仅一两次,一箱油能管一个月,放在以前想都不敢想。”

黄先生在江岸区惠济一路上班,从家到单位相距不到6公里,却有两大堵点:后湖大道上金桥大道高架的左转路口和武汉大道下建设大道的匝道。只要车流量一大,他至少要在路上堵半小时。

地铁3号线开通后,后湖大道地铁站距他家仅700米,黄先生改为每天坐地铁出行,“从出家门到走进办公室,只需20分钟。”

从那以后,黄先生的爱车基本就被“封存”,仅在周末才会开车带家人出游、购物、培训或就医,“不会堵车、准时准点、价格便宜,幸福感高出一大截。”

武汉市交委轨道办相关负责人介绍,自2012年正式迈入地铁时代以来,目前,武汉已开通1、2、3、4、6号线等5条地铁线路,运营总里程达180.4公里,车站136座,日均客运量由2013年的67万人次增加至今年上半年的237万人次,“从全国各大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经验来看,往往是1公里地铁带来1万人次的日均客流,而武汉地铁则带来了1.3万人次,高于全国水平。”

地铁的开通,为三镇居民出行带来了福音。和黄先生一样,不少“有车族”变身“地铁族”,不仅降低了出行成本,也大大缓解了城区交通拥堵。武汉市交通发展战略研究院发布的武汉交通年度白皮书显示,从2013年开始,武汉地铁乘客中“有车族”占比已超过20%,且逐年攀升。

省下一半交通费:共享单车打通“最后一公里”

不过,武汉地铁发展起步慢、欠账多,覆盖面有限,不少距离地铁站5公里以上的居民出行,仍在开车和“步行+地铁”间纠结。

家住武昌区东湖路黄鹂小区的翟先生就是其中一例。他是一家商业咨询公司的业务经理,每天奔波于武汉三镇各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之间,“拜访客户不能迟到,出行效率要排在第一位。”

2013年底,地铁4号线开通,东亭地铁站距黄鹂小区仅1.5公里,可翟先生尝试了一次就放弃了。“这1.5公里是一段长坡,看着近、走着远,从出门到地铁站需要20多分钟,再算上安检、候车,并没有节省多少时间。”

今年春节后,共享单车的出现改变了翟先生的想法,“仅用10分钟就能骑到地铁站,随停骑走,且地铁已经覆盖中心城区大部分区域,时间和成本的优势更加明显。”

如今只要不出三环线,翟先生跑业务都不开车,“出行时间相当,成本却节省了一半”。他特意给记者算了笔细账:

以前每天开车,1.6L排量的私家车一月需加油3次,每次270元左右,合计810元;过江购买了ETC年票2100元,每月175元;22个工作日每天在外停车至少3小时,花费15元,每月330元;常在路上跑,违章罚款少不了。这样算下来,每月出行开支1500元 左 右 , 占 月 收 入 的15-20%。

如今,翟先生每月开车仅两三次,一箱油能管一个月,每月油费300元;不再购买ETC年票,每月按次计费不到60元;坐地铁每天刷卡15元封顶,每月330元;骑共享单车有各种优惠,每月成本不超过30元。合计月出行成本仅720元,比以前节约了一半。

武汉市交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武汉正逐步建立“快、干、支、微”四级交通网络:“快”即是轨道交通、BRT、有轨电车;“干”是主干道上接驳地铁的公交线路;“支”为公交支线,次一级道路上的公交线路;“微”则是微循环,重点解决居民出行“最后一公里”。

这位负责人说,近年来,武汉市在“微”上下了不少功夫,包括开设微循环公交线路、发展公共自行车等,但并未真正解决出行痛点。直到共享单车的出现与普及,才真正解决了这一难题,“不仅激发了市民绿色出行的热情,也释放了前期公交建设成果的综合效应,让更多市民感受到公交出行带来的便捷。”

省时近一半:BRT成“避堵”南湖新捷径

武昌南湖片区是武汉市出行量最大的居住片区之一,全天出行总量达85.7万人次。然而,这里三面被铁路线合围,同时受到河湖阻隔,导致对外通道严重缺失,也由此成为武汉市最为拥堵的区域之一。

家住南湖金地格林小区胡先生深有体会。他告诉记者,在南湖坐公交出行比开私家车还痛苦。每天一到早高峰,栅栏口、晒湖、岭南路、珞狮南路、雄楚大道等周边涵洞和道路拥堵不堪,私家车、公交车都堵得动弹不得,“要出南湖至少需要60分钟,这种情况下还坐公交,铁定迟到。”

受此影响,目前,南湖地区居民乘坐常规公交全天出行量仅16.8万人次,占总出行量的比重不足20%。

地铁2号线开通后,胡先生曾尝试骑电动车从金地格林到地铁2号线街道口站换乘,全程4.3公里,耗时约15分钟。不过电动车停放、保管成了麻烦,胡先生的车曾被偷过,损失了几千元钱,只得放弃。

去年下半年,武汉首条BRT快速公交——雄楚大街BRT走廊线路开通,胡先生的出行难题这才得以破解。如今,他每天从小区骑共享单车到雄楚大道书城路站,乘坐BRT到武昌火车站换乘4号线,全程仅需半小时,成为“避堵”南湖的最佳路线之一。

武汉市交委相关人士介绍,目前南湖片区正在建设8号线二期工程,工期需3年左右。为弥补地铁建设周期慢、常规公交效率不高等短板,武汉市在雄楚大道布局BRT这一中运量的公共交通工具。去年下半年,雄楚大街BRT走廊线路开通,全长13.6公里,目前单日客运量最高达8万人次,有力缓解了沿线部门居民的出行难题。

7月28日,华中地区首条现代有轨电车——全长16.86公里的武汉“车都T1线”也正式开通试运营,目前单日客运量最高已突破1万人次。

集齐8种公共交通工具:武汉公交分担率接近60%

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经验来看,鼓励有车一族在工作日转向公交出行,被认为是有效治堵方式之一。

在我国,随着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私家车需求迫切,“户均一台车”成为不少家庭标配。为破解城市拥堵难题,一些城市先后出台了限购、限牌等强制举措。与此同时,大力发展公共交通,鼓励市民绿色出行。

早在2007年,武汉市就响应国家号召,将每年9月22日定为“无车日”,并在城区划定部分道路禁止私家车辆通行。有绿色环保组织还安排市民“上缴”车钥匙,体验一周无车生活,以此唤起绿色出行的意识。

然而,由于公共交通的不发达,无法满足市民高效、舒适的出行需求,这些举措均不了了之。其中,“无车日”的限行区域不断缩减、外迁,最后仅剩郊区一条路限行(2012年9月17日本报报道)。

转机从2012年开始出现。当年底,地铁2号线开通,武汉正式迈入“地铁时代”,并获批建设全国“公交都市”示范城市。

过去5年来,武汉不断加大公共交通的投资和建设力度,已逐步形成以轨道交通为骨干,常规公交为主体,轮渡、出租车为补充,公共自行车(共享单车)等慢行交通工具为衔接的一体化公共交通体系。目前,武汉市已拥有常规公交、无轨电车、地铁、城铁、轮渡、公共自行车(共享单车)、有轨电车和BRT快速公交等8种公共交通工具,基本囊括了国内所有公共交通方式。

从数据上看,武汉市轨道交通日均客运量为237万人次,常规公交399万人次,轮渡2.4万人次;出租车85万人次;BRT最高峰8万人次,有轨电车最高峰1万人次;公共自行车日最高骑行量突破30万人次,共享单车投放总量达59.35万辆,日均骑行量突破100万人次。

本文地址:http://gzhdwind.xhstdz.com/news/10544.html    物流园资讯网 http://gzhdwind.xhstdz.com/ , 查看更多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用户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更多>同类最新文章
0相关评论

文章列表
相关文章
最新动态
推荐图文
最新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00184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