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孙航、杨文杰)李如杰,男,41岁,汉族,山东济南人,本科学历,高级工程师,中国中铁三级项目经理,铁路、市政专业一级建造师,现任中铁十局集团蒙华铁路MHTJ-6标段项目部经理。
1995年参加工作的李如杰,在施工行业一干就是二十多年,二十多年的磨砺,让一个稚气未脱的小伙子,变成了三口之家的顶梁柱;二十多年的奋斗,让一名最基层的工程技术人员,成长为运筹帷幄的项目主要负责人;二十多年的时光里,他的足迹踏遍了齐鲁、燕赵大地,他的身影走过了塞外漠北和东海之滨。李如杰,他用自己风雨兼程的二十余载诠释了一个工程人的崇高理想,也为千千万万像他一样的工程人谱写了一曲无声的赞歌。
认真:“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
李如杰办公室的墙上,有一幅经过装裱的书法作品——认真,这两个字,不仅是他的座右铭,更是他在工作中能够不断攻坚克难最大的倚仗。李如杰的认真体现在他对安全质量管理“零容忍”的态度上。在分包商眼里,他甚至有些“不近人情”,施工质量不达标、现场存在安全隐患,在他这里只有两条路可走,要么整改,要么走人,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在蒙华这条视质量为“生命线”的重载煤运铁路上,李如杰更是坚决贯彻了建设单位交“合格产品”的理念要求。他主导建立了严格的安全质量管理“红黄线”制度,坚决惩处撞黄线、触红线的行为;对于现场安全质量管理的优秀范例以及暴露出的具有代表性的问题,他主张通过召开正反面现场会强化教育效果;他高度重视施工方案对安全质量管控的决定性影响,亲自参与高风险、高技术难度的隧道、进洞、出洞、挑顶、浅埋、富水等施工专项方案,带队到现场对作业人员手把手的进行管理交底,筑牢了安全质量管控的首道关口。面对安全质量管控的巨大压力,他提出了“安全隐患预想”工作机制,要求项目主要管理人员每天预想次日现场施工隐患问题,提早发现、提早预防、提早处置,收获了良好的管控效果,并被上级公司在其他工程项目上广泛推广。
创新:不负“项目管理实验室”的盛名
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大背景下,以蒙华铁路为载体,开展项目管理实验室活动成为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又一重要战略部署。而由李如杰领衔的中铁十局蒙华项目管理实验室团队,成功在这场管理创新的比拼中展露了头角。
刘坪隧道,这座在蒙华铁路赫赫有名的重难点隧道,成为展现李如杰和他带领的科研创新团队管理成效的缩影。在前期地质勘探过程中,刘坪隧道被测定为国内隧道施工领域极为罕见松散富水砂质新黄土地层,施工过程中伴随大量涌水,土体溜塌严重,安全风险与施工难度极高,被列为蒙华铁路全线重点控制性工程。面对难题,李如杰带领的攻坚团队主动出击、深入研究,制定富水砂质新黄土注浆加固技术、黄土隧道软弱基底处理技术等5个研究课题,并同石家庄铁道大学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实现“产、学、研”相结合。经过近百日的科研攻关,李如杰创新性的将传统的隧道施工“新奥法”技术与“新意法”技术结合,应用全断面帷幕注浆方式对土体进行预加固,配合三台阶开挖工艺,顺利通过高风险地段137米,不仅将施工效率提升了一倍有余,更实现效益的扭亏为盈,让管理创新成果转化为了实实在在的项目效益。
作为锐意改革的项目负责人,李如杰在项目管理实验室活动中高举“改革创新”的大旗,亲自挂帅项目管理实验室活动领导小组组长,确定研究课题。2017年6月,优秀管理实验室和优秀管理实验成果的评比如期到来。他组织课题主责部门一次次进行研讨,他常告诫大家,“成果一天没上报,我们就还有总结提炼的空间”,不少人从最初的不胜其烦,逐渐被他精益求精的品质追求所打动,配合这位名副其实的“领头人”度过了一段异常忙碌而又充实的时期。最终,项目部上报的10个研究课题全部通过了局领导小组的审核,得以上报股份公司评审,两项管理成果被股份公司优秀实验室成果汇编收录,其中一项成果被股份公司初评为一等奖。
创效:“我从没干过一个亏损的项目”
问起李如杰从业二十多年来,自己最自豪的事情是什么,他总是笑呵呵的回答,“我从没干过一个亏损的项目”。这简单的一句话后面,是他为盈利创效付出的不为人知的艰辛努力。
来到蒙华项目后,李如杰继续保持了在盈利创效工作上的迅猛势头。过程中,他组织各工区反复测算成本,每季度坚持带队组织经济活动分析,准确掌握项目成本真实动态;他超前预想策划,共梳理项目成本风险1.8亿元,逐项对照分析、控制化解,已经化解分包队伍索赔、税负、地方事宜、材料价格上涨等成本增加风险,和负变更、虚量扣减等降效风险9200余万元。成本管控和效益水平走在了蒙华铁路全线各参建单位的前列,实现了“干好活、不出事、背回钱”的项目管理目标。
工程人都知道,项目成本管控时常面临一些难以预计的风险,李如杰也没少犯过头疼。2016年,正当蒙华项目处于全面大干的关键时期,当地公路管理部门以既有乡村道路损毁严重为由,要收取项目部维修保证金4000余万元。在公路管理部门封路、建设单位发文催缴、其他标段均已缴纳的严峻形势面前,他顶住了压力,积极在市发改委、交通局和建设单位之间斡旋,充分利用国家政策和法律法规,加强多方联系沟通,并最终争取到完工后评估缴纳修复费用的特殊政策,化解了效益流失的巨大风险。
而提起创效,另一个不得不说的“奇迹”就是由李如杰主导的路基附属浆砌片石实现成功索赔的案例。前期的成本测算,蒙华项目总量12万方的浆砌片石,整体亏损高达1800万元。李如杰无数次暗下决心,说什么也要把这钱要回来,他主动联合相邻标段同建设单位进行沟通,充分争取其理解支持,并成功邀请蒙华公司领导和专家前来现场调研,最终顺利实现索赔,仅此一项就减亏1400万元,最大限度维护了企业的合理利益。
奉献:“成绩的背后,永远是工程人的汗水和泪水”
李如杰已经不记得2016年的春节,是他在工地度过得第几个春节了。似乎从他踏足施工行业那天起,跟家人总是聚少离多,在自己那个温暖的小家之外,又有了一个大家需要他的照料。
工程人俯仰无愧天地,愧对的是自己的家人。提起年迈的父母、久别的妻儿,再是五大三粗的汉子也就轻易红了眼眶,李如杰也不例外。老父亲的大寿、儿子的升学典礼、他和妻子十年的结婚纪念日,仔细回想起来,他似乎缺席了这个家庭所有重要的场合。两年多的时间几乎没有休班,只是因为工地需要他,或者说是这群朝夕相处的同事、朋友、兄弟姐妹们需要他,这份责任与他心中的理想,催促他一次次踏上离乡的征程。
二十多年的工地奔波,不仅让李如杰承受了情感上的煎熬,也使他的身体积劳成疾。巨大的工作压力、极不规律的生活状态使他患上了高血压、颈椎病、肠胃炎等诸多病痛,他常常自嘲道,“每天吃饭前,光药就能吃个半饱”。但他从没有因为身体原因耽误过工作,在熬过了一个个辗转反侧、难以成眠的夜晚,他总是打起精神迎来了新的一天。已过不惑之年的李如杰一旦工作起来,就仿佛还是二十年前那个有激情、在状态、能拼搏的小伙子。
干一项工程,助力一方发展。李如杰带领大家为山区老百姓修建3口水井,维修硬化山区出行道路30余公里,先后3次开展扶贫捐款活动募得善款20余万元资助贫困户生活。但每当有人提起他的付出与奉献,李如杰总是满不在乎的摆摆手,工程人谁不是这样呢。
旗帜:“一争当、两带头”
从来到蒙华项目的那天起,李如杰就憋足了一口气,卯足了一股劲儿,势要在蒙华干出样子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