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阴平阳秘,以“平”为期
《内经》认为,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是阴阳相对平衡的状态,即所谓“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素问·宝命全形论》云:“人生有形,不离阴阳。”由于人体内阴阳关系复杂多样,因此“阴平阳秘”的具体表现形式各异,如《素问·调经论》指出:“夫阴与阳皆有俞会,阳注于阴,阴满之外,阴阳匀平,以充其形,九候若一,命曰平人。”《灵枢·终始》又云:“所谓平人者不病,不病者,脉口人迎应四时也,上下相应而俱往来也,六经之脉不结动也,本末之寒温之相守司也,形肉血气必相称也,是谓平人。”平人,即正常人,其“阴平阳秘”“阴阳抱合”的生理状态,可综合体现在经络调畅、九候若一、脉应四时、寒温相守、形肉相称、气血和调、脏腑相协等方面。而疾病的发生不外乎外感六淫、内伤七情、饮食劳倦、痰饮瘀血等,导致表里、寒热、虚实的变化,其实质即为阴阳的变化,阴阳平衡的失调,因此,阴阳之“平和”在治病防病中非常重要。
1、调整阴阳,以“平”为期
人体的阴阳是彼此消长运动变化的两个方面,只有保持阴阳平衡,人体才能保证健康。一旦阴阳平衡打破,就会出现阴阳偏盛偏衰的现象,从而引发疾病,出现病理现象。因此,《内经》把“太过”、“不及”作为诊病纲要,并提出了“虚则补之,实则泻之,不虚不实以经取之”,以及“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微者逆之,甚者从之……适事为故”等种种不同的治疗方法。从中可以看出,无论采取补或泻、寒或热、缓或急、逆或从等,其目的只有一个,就是纠其所偏以达到新的平衡。因此,夏老提出了辨证论治应“以平为期”、“治病必求于平”。如热证用寒药、寒证用热药,气逆降之、气陷举之,阴虚养阴、实热泻火,阳虚补阳、阴盛散寒等等,均力求一个“平”字,其最终目的仍应着眼在阴阳的平和,这样才能达到祛邪治病的目的。
2、中病即止,以“平”为度
夏老除非常重视“以平为期”外,在临床中又特别强调对“度”的把握,尤其要避免用药太过的弊端。认为一种治法不宜应用时间太久,否则容易使病情走向另一面。例如,肺热证的患者若过用、久用寒凉药物,会伤脾阳而转为虚证;过汗则伤阳耗津、过下则伤精损液、过温则伤阴、过寒则伤阳等,都明确告诫“中病即止,勿过其度”,亦体现了“以平为期”的思想,即“以平为度”。同时,对“平和”的重视,夏老非常讲究食疗,认为“三分治疗七分养”,即《至真要大论》所说:“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必要时还应该等待时机,让人体自然恢复,采取“必养必和,待其来复”的方法,避免妄用药物、过伤正气。
3、扶正祛邪,阴阳自平
扶正祛邪是中医的主要治则之一,是中医所特有的理论学说。扶正、即扶助机体的正气,以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抗邪、抗病能力的一种治疗原则,主要适用于虚证,即所谓“虚则补之”,有益气、滋阴、养血、温阳,以及补益脏腑等多种方法,具体措施与手段,除内服汤药外,还包括针灸、推拿、气功、食养、精神调摄、体育锻炼等;祛邪,即祛除邪气,排除或削弱病邪侵袭和损害的一种治疗原则,主要适用于实证,即所谓“实则泻之”,发汗、涌吐、攻下、清热、利湿、消导、祛痰、活血化瘀等均属祛邪之法。扶正祛邪既看到邪气的一面,又看到正气的一面;既看到局部的病理变化,又看到整个机体的状态。这种全面看问题和十分注意整体的观点是中医学的精粹所在。已有研究证明“扶正祛邪”作用是多方面的,它对于机体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等均有影响;对整个机体状态的调整,包括改善或恢复患病机体的神经体液调节,调节和加强机体的免疫功能,促进患病器官的机能恢复和组织的修复等均有明显作用。比较于西医的对抗性治疗(如抗生素、杀灭癌细胞等)及支持疗法等,中医的扶正祛邪法重在对病人进行全身性调理,通过增强病人的抗病能力,扶助正气,驱除邪气,从而间接达到消除病原和病灶的目的。所以扶正与驱邪的关系也是一种调节人体平衡的关系,其目的是使人体“阴阳自和”。
(二)治病求本,以“调”为法
机体生病后会出现各种症状,如发热、出汗、咳嗽、气喘、呕吐、泄泻等,这往往不是病毒、细菌导致的直接结果,而是人体在病邪作用下产生的自然抗病、治病、愈病的反应。因此,夏老认为,治病不能简单地祛除病邪,应疏通、调节,顺应人体脏腑的机能,因势利导,以阴阳平和为治疗的最终目的,即“治病以固护元气”的策略。盲目应用寒凉杀菌的药物往往造成凉遏气机、冰伏邪气的后果,导致机体阴阳平衡的失调,反而加重病情,并导致缠绵难愈的后果。只有在病毒为重、邪气为主的情况下,急则治标,暂时采用清热解毒、祛邪为主的方法。而且为避免伤及正气,同时还要适当配合因势利导、给邪以出路、固护元气等多种治法。所以,治病的重点在于调整人体阴阳,恢复人体正常机能,在于“治人”而不是“治病”,因而主张以“调”为法、以“人”为本。调法包括:重调气机,因势利导;培补元气,攻逐适时;扶正祛邪,法在调中;气血同治,善调脏腑等等。“调”是手段,“平”是日的。在制定原则时,从调“阴阳”、调“气血”、调“虚实”、调“升降”调“补泻”、调“动静”、调“脏腑”和“正邪”等多方面考虑燮理阴阳,最终达到“阴平阳秘”。
1、调“阴阳”
阴阳学说是中医学最基本的理论,贯穿于中医理论体系的各个方面,“阴中求阳的治疗思想是阴阳互根关系在中医治疗上的运用和体现。把握病证的阴阳属性,有目的地选择用药阳病治阴,阴病治阳”。通过药物的特性,在补不足损有余的同时,阴阳兼顾,做到“阴中求阳,阳中求阴”。夏老认为,调阴阳不仅体现在治疗中注意脏腑的阴阳偏盛或虚实,在临床用药中也要注意阴阳属性和作用。根据病证的阴阳偏盛偏衰,结合药物的阴阳属性和作用,选择使用相应的药物,往往能收到良好的功效。
中药配伍的相辅相成与中医阴阳学说的“阴阳相互为用”的理论是吻合的,升降相因、寒热平调、散中寓收、补泻兼施等中药配伍方法也是相反相成与相辅相成配伍形式的具体表现。因此借鉴经方的配伍思想,利用其药性之间的相济、相使、相制而相成的作用,用于治疗因脏腑功能紊乱,出现的阴阳不调、升降失常、寒热错杂、湿热互结等证,使机体脏腑功能恢复正常。他认为在《伤寒论》中,寒热并用相反相成等用药规律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外寒内热宜散寒清热,如桂枝二越婢一汤、大青龙汤、附子泻心汤、桂枝加大黄汤;上热下寒宜清上温下,如栀子干姜汤、黄连汤;寒热格拒宜寒热并投,交通阴阳,如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白通加猪胆汁汤、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等等。因此,在治疗脾胃病中,常喜用升降相因、散中寓收、补泻兼施之法,体现了中医阴阳学说的阴阳相互制约、协调,以及保持机体平衡的思想。
2、调“气血”
人体的抗病、康复能力主要依赖于元气,元气是人体机能的原动力,其根在肾,其培在脾,而气的运行依靠血液这一载体。所谓“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与血犹如唇齿一般。故而在治疗疾病时,要注意调节两者的关系。当气病时如气虚、气滞、气陷等,除了应益气补虚、理气化滞、升提中气外,还应适当加入血分药,通过补血以化气,以助元气之恢复;当血病时,如血虚、血瘀等,在补血生血、活血化瘀的同时,应加人补气、理气的药物,当归补血汤就是补气治疗血虚的代表方,补血的同时重用补气药黄芪,补气生血,事半功倍。夏老提出气血同调,就在于气通血活。在临证中特别推崇《医林改错》有关活血化瘀的记载“气管行气,气行则动;血管盛血,静而不动”,但“气管与血管相连”“气无形,不能结块,结块者,必有形之血”,所以他提出一定要力求“气血双调”“气通血活”,并且总结了有关的法与方。
(1)益气活血法
夏老长期致力于中老年内科疾病的临床研究,他认为多种威胁中老年人生命质量及生命安全的慢性疾病及疑难杂病,如慢性炎症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肿瘤、内分泌代谢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是现代医学面临的难题,中医学的独特理论及临床经验可在这些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尤其是中医学有关气血学说,渗透着现代免疫学和血液流变学思想,更为此类疾病的诊治开拓了思路,因此提出脾肾为本、气血为治、益气活血为要的观点。
理气活血法
对各种心脑血管疾病属于气滞血瘀者,以及各种瘀血疼痛,理气活血属常法。另外,可用于某些常法难以奏效的顽症,如顽固性失眠、顽固性盗汗、精神失常等等;甚至还以反治法的思路用于治疗出血性疾病。夏老曾治一出血性血小板增多症的中年男性患者,因齿衄、鼻衄及皮肤紫癜反复多年,加剧1月,多方治疗罔效而求诊,观其旁征,胁痛引及少腹拒按,舌质紫暗瘀,脉弦紧。乃辨其肝气郁滞,血不循络所致。以疏理肝气,活血宁络法,投血府逐瘀汤加减,连服30余剂而使症情缓解。
(3)滋阴凉血法
擅选清营汤、犀角地黄汤等此类方寓滋阴凉血、清热止血、养血荣肌、活血通络等多种功效,夏老常用于治疗各种急性出血,过敏性皮肤病,尤其广泛用于各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属肝肾阴虚,热入营血,邪客络瘀而表现低热起伏、关节疼痛、皮肤黏膜溃疡、发斑等症者,方中生地常大剂应用,可以用至30-45g,取其滋阴凉血、活血通痹之功,并辅黄芪阴中求阳,气血双治。
(4)清气凉血法
以白虎汤合清营汤,用于温热病气分营血大热之证,旨在防营血燔灼,瘀热生变。早年曾配合西医治疗乙脑、败血症等。
3、调“虚实”
夏老认为,临床病证往往是虚实夹杂、寒热交错之证,单纯地选用补药或泻药、寒药或热药都是不妥当的,而应适当地运用攻补兼施或寒热并用的方法来加以治疗。
例如风热感冒,患者如果兼有畏寒之症,在疏风清热的同时,需要酌加辛温散寒之品,配伍少量辛温之品如荆介、淡豆豉或麻黄等。如治疗慢性咳嗽,选用人参、麻黄、杳仁等温肺化痰等药,同时注意选黄芩、蒲公英等药性相佐的药物以补正气、泻邪气,攻补兼施才是上策。
在治疗顽固性咳、痰、喘等肺系疾患时,倡导扶正与祛邪两法同施。他认为,求治于中医的此类患者,多为应用西药疗效不佳的病例,临床表现症状顽固,病程较长,病机复杂,虚实兼夹,少见单纯寒热实象佐证了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广泛存在着机体免疫力降低,以及呼吸道的高敏性等问题,即中医所谓的“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故在临证时,每将益气补元护卫之法与宣散清化祛邪之策并施,以增强患者机体的抗炎及抗敏能力,进而提高疗效。
4、调“升降”
气机的升降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动态平衡的关键所在,《素问·六微旨大论》云:“升降出入,无器不有,故器者,生化之宇……故无不出入,无不升降”,“非出人,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可见,气机的升降在维持机体正常生理活动中是非常重要的。一旦气机升降失常,就会有疾病发生,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提到的“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瞋胀”。
各个脏腑气机的升降各有其特点,肝气条达则疏通气机,肺气肃降则能通调水道,输布津液,下达膀胱;脾气升扬能散布精气,上归于肺;心火下降能下济肾水,肾水上升能上济心火;脾气主升,胃气主降,共同完成运化水谷的工作。五脏六腑有升有降,达到升清降浊的目的,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当然,气机的升降关系也是错综复杂的,升中有降,降中有升,如肺气位居上焦,主肃降,但其还有宣发的功能等。在日常诊疗时非常重视“升与降”这一矛盾,尤其对于脾胃病等疾病的治疗更注重调畅气机。脾胃同居中焦脾为后天之本,通达上下,一脏一腑,一升降,可谓气机升降之枢纽。治疗脾胃病的时候,必须注意两者的关系,升脾之清阳,降胃之浊阴。与此同时还应疏泄肝气和肃降肺气。《经》云:“土得木而达。”肝气得到疏泄,脾土之气才能升降畅达,健运不息;肺气的肃降有助于胃腑的通降,唐容川曰“大肠所以能传导者,以其为肺之腑,腑气下达,故能传导。”可见,脾胃的升降,与肝和肺的关系十分密切,治疗时不能偏颇。
5、调“动静”从阴阳学说出发,动则生阳,动不及则阳不足,动太过则阴受损;静则生阴,静不及则阴不足,静太过则阳受损;故要动静结合,以达阴阳平衡。选择偏于动养生还是静养生应因人而异。阳虚者以动养为主,辅以静养;阴虚者以静养为主,辅以动养。例如,女性的生理特点,易阴血不足,阳气不固,故只有动静结合才能达到“阴平阳秘”的调和畅达状态。
在肠胃病的治疗中,动静结合是夏老的用药特色。叶天士有言,脾宜升则健,胃主降则和,太阴得阳则健,阳明得阴则和,以牌喜刚燥,胃喜柔润。仲景存阴治在胃,东垣升阳治在脾。便干结者,阴不足以濡之。然仅重视滋阴,而脾不运化,脾亦不能为胃行其津液,终属治标。夏老认为动静结合是治疗脾胃病的重要原则,诸如枳壳与白芍是“动”与“静”在理气和缓急中发挥作用,在便秘中又重用白术,运化脾气,实为治本之图,配合青皮或枳壳治疗慢动力性便秘。故治便秘,可以生白术为主药,便干结者加重进以滋之,时或少佐升麻,乃又有升清降浊之意。虽遇便难下而不干结,更或稀软者,其苔多呈黑灰而质滑,脉亦多细弱,则属阴结脾约,又当增加肉桂、附子、乌药、干姜等温化之动药,不通便而便自爽。在临证治中气不足,伴有腹胀,矢气少者,枳术丸加大腹皮、香附、莱菔子之动药属。
6、调“脏腑”
中医长于西医的优势在于脏腑相关,整体辨治,辨证施治。例如冠心病病位在心,但因经络互连而五脏相关,脏腑相系。临床所见,心痛发作,不唯本脏之病,常因他脏他病患病引发,或本脏病后损及他脏他腑,从而使病情愈见复杂,故应强调整体调节,辨证施治。如合并高血压的患者,神经精神因素在发病中占主导地位,可见肝阳上亢或肝郁气滞的病证特点除辨证施治外,还嘱患者以甘菊花、枸杞子、决明子泡茶常饮,或久服逍遥丸、六味地黄丸缓剂图功,以清热平肝,滋阴潜阳,舒肝理气;素喜膏粱厚味,体肥脂高者,胃火偏旺,肠腑燥结,时因腑气不通,进而气机失调、心气闭阻而诱发心痛,夏老提出“六腑以通为补”,常先予大黄清泻胃火,腑涤浊,再以生首乌、望江南清胃润肠,轻身降脂,不伤正气,亦无多用大黄产生依赖性之虑;瓜蒌皮旋覆花常用,也为心胃同治之意;肺卫亏虚,不耐风寒之人,每兼益肺固表;有的高龄患者心痛症状并不明显,而症见脾肾俱虚、或体弱不胜劳力者,每因劳累诱发心痛,则治宜重点补益心脾肾。
又如久泻以病程长,难痊愈,易复发为特点,其病因病机较复杂。一般来讲脾失健运、命门火衰均可引起泄泻。因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脾必得肾阳温煦方能腐熟水谷,而肾又需脾生化之水谷精气不断濡养与化生。由于二脏在生理上的相互为用,在病理上亦相互影响,肾阳不足不能温养牌阳,脾阳日衰;脾阳久衰,必累及肾阳,最终导致脾肾两虚。夏老认为慢性泄泻主要与肝、脾、肾三脏关系密切,病性以虚为主,脾虚湿盛是其基本病机,日久可入血伤络而致血瘀。故治湿应贯穿始终,后期应注重活血化瘀。强调辨治需证、病、症三者结合、三脏同治,应在四诊合参的基础上整体把握病机,圆融活变,三脏补泻有所侧重。他认为“肝-脾肾”三脏之间可因来自内外环境的多种因素作用,而产生偏胜。
7、调“正”与“邪”
临床运用扶正祛邪法则时应认真细致地观察和分析正邪双方相互消长的盛衰情况,并根据正邪在矛盾斗争中所占的地位决定扶正与祛邪的主次先后,扶正避免留邪,祛邪谨防伤正。如:邪实所致,攻不可缓;正虚邪实,攻补兼施以虚为主,补不可缓;正虚邪衰,和补同用等等。
(三)善用活血化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