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推荐
2017金融业十大关键词
2024-11-10 22:06

  金融精准扶贫全面推进

2017金融业十大关键词

  2017年,我国的脱贫攻坚工作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持续向纵深推进,尤其是针对深度贫困地区,全社会行动起来,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坚持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工作责任制,坚持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等多方力量、多种举措有机结合和互为支撑的“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因地制宜,集中力量攻关,脱贫攻坚取得巨大成就。

  目前,政府、企业与各类金融机构在精准扶贫政策引导下,探索的脱贫方法主要有六种:加大扶贫资金投入、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健康扶贫、教育扶贫。各类金融机构在信贷投放、网点开设、产品设计等多方面,配合政府与企业开展了大量精准扶贫工作。

  经过各方共同努力,脱贫攻坚已经成为全党全社会的思想共识和行动自觉,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深入人心。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过去五年,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6000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从10.2%下降到4%以下。2017年,中国脱贫攻坚继续保持良好态势,年度减贫任务将超额完成,贫困人口将再减少1000万人以上。

  发展绿色金融正当时

  2017年,我国绿色金融各项配套政策、标准体系逐步完善,绿色金融产品体系、参与主体不断丰富,市场规模快速扩大。

  5月,《关于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的指导意见》发布,将生态环保纳入“一带一路”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建设绿色投资、绿色贸易和绿色金融体系。在政策陆续出台的同时,试点也在逐步推开。6月,人民银行、发改委、财政部等七部委联合印发五省区建设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总体方案(浙江、广东、新疆、贵州、江西),探索建立区域性绿色金融服务体系,充实绿色金融主体结构,丰富产品体系,完善市场基础设施,强化政策支持,加快绿色金融体系建设落地实践。

  随着绿色金融政策框架的逐步完善,其参与主体也越来越多样,依托不同的金融工具从不同方面来促进绿色产业的发展。银行业金融机构通过实施绿色信贷,将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纳入信贷业务流程。按照相关政策要求,金融机构不断加强自身能力和机构建设,建立绿色信贷长效机制。与此同时,绿色金融相关配套政策及标准体系也在逐步完善,对金融机构而言,发展绿色金融正当其时。

  金融严监管趋势明确

  “健全金融监管体系,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党的十九大报告给金融监管之路指明了方向。

  回望2017年,在各种金融乱象纠偏的背后,透露出日渐鲜明的信号——“严监管”。在此环境下,是监管部门密集下发的具体监管条例与办法,有综合性行动方案,也有专项行动方案,系统并细致地梳理着“严监管”的脉络。随着一系列监管细则陆续落地,整个金融行业正在经历着一场关于“堵”与“疏”的洗礼,且总体看来进展符合预期。

  2017年以来,包括理财、表外、同业在内的一些乱象得到有效规范,监管套利等行为遭严查、整治,重罚之下,经过大半年的监管引领和综合治理,整个金融业已出现新的变化。

  如今,金融业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的主动性有所提高,主动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主动对接金融消费需求,主动把防控风险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强服务和防风险的自觉性、能动性得到强化。

  “十九大以后我们会不会进一步加强风险管理,回答是肯定的。”银监会主席郭树清在党的十九大中央金融系统代表团开放日上强调,今后整个趋势是金融监管会越来越严,严格执行法律、严格执行法规、严格执行纪律。

  普惠金融定向降准

  2017年,普惠金融又迎来新机遇。

  10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通知,自2018年起,将之前对涉农和小微企业贷款的定向降准考核范围扩大至普惠金融领域贷款,降准幅度为0.5个到1.5个百分点。这是对定向降准政策的又一次创新。此番新一轮的定向降准,覆盖面更宽、降准门槛更低。

  此次对普惠金融实施定向降准政策保留了原有两档考核标准的政策框架,两档分别以前一年普惠金融领域贷款余额或增量占比为标准。同时,定向降准的分档标准此次瞄准的是业务指标,而不再是机构分类,从原先的机构定向到后来的功能定向,是政策进一步精细化的体现。在新常态下,功能监管比起机构监管来显然会更奏效。

  从效果看,此次定向降准政策较之前出现了明显的普惠边际改善信号。可以看出,未来,在保持总体稳健中性的情况下,货币政策将更加凸显差别化、定向、结构性等特征。

  大型银行设立普惠金融事业部

  一直以来,大型银行都是我国银行业的领航者,具有资金实力、人才队伍、机构网点、管理经验等优势,同时拥有非常丰富的信贷管理系统和经验,资金来源充裕,这些都是其发展普惠金融事业的优势。

  为让大型银行能够在普惠金融领域发挥好作用,2017年5月26日,银监会发布《大中型商业银行设立普惠金融事业部实施方案》,推动大中型商业银行聚焦小微企业、“三农”、创业创新群体和脱贫攻坚。银监会要求,在6月底前大型银行要形成普惠金融事业部具体方案,2017年内完成普惠金融事业部设立。在要求下发后,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以及交通银行五大行迅速行动,均在总行层面成立了普惠金融事业部,并制定了各自的普惠金融事业部建设的实施方案。

  虽然监管层对于股份制银行成立普惠金融事业部并无强制性要求,但股份制银行加码普惠金融也已成为趋势。兴业银行、光大银行和浙商银行相继于2017年10月和12月宣布成立普惠金融部。

  农发行精准扶贫再加码

  作为中国唯一的农业政策性银行农发行近年来全面发力脱贫攻坚,2017年这种态势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在农发行2017年年中全国分行行长会议上,农发行党委书记、董事长解学智表示,农发行将始终坚持执行国家意志、服务“三农”需求、遵循银行规律“三位一体”的战略定位,认真落实国家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将全力服务脱贫攻坚摆在统揽全局的战略地位,构建全行全力全程扶贫工作格局。

  在会议上,农发行给自身服务脱贫攻坚工作定了明确目标,要求精准扶贫贷款净投放不低于全行各项贷款净投放的60%,有脱贫攻坚任务的省份不低于80%;聚焦建档立卡贫困户、839个贫困县和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坚持扶持对象、帮扶政策、资源配置和扶贫成效四个精准;实行办贷优先、规模倾斜、利率优惠、期限延长、门槛降低的特惠政策;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健全办贷机制,加强风险防控,确保扶贫资金放得出、管得住、可持续。

  2017年,农发行聚焦深度贫困地区精准发力,突出支持易地扶贫搬迁、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和健康扶贫和持续发力支持基础设施扶贫等,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11月底,农发行精准扶贫贷款已超1.1万亿元,居金融同业之首,较好发挥了在金融扶贫中的骨干和引领作用。

  农商银行转型加速

  转型是农商银行2017年的关键词。2017年,农商银行积极运用各种金融科技,转变经营思路,突出经营特色,走出了一条服务“三农”和小微的新道路。

  互联网金融、移动金融已成为各家银行必争之地,农信机构也在这一领域积极布局。从2017年大热的“多码合一”、互联网贷款、手机银行等应用,都能清晰地看到农信机构积极拥抱互联网金融和移动金融的发展思路。业内人士指出,农信机构可以利用互联网金融拓展获客渠道,增加用户黏性,降低运营成本。从各机构发布的经营数据看,这些互联网金融、移动金融应用一经推出,就迅速获得了消费者认可,取得了较高的市场占有量。

  发展线上的同时,各地农村机构也在线下发力,以特色网点、社区银行等为依托,深耕社区、深耕三农与“小微”。有的建设特色支行,以特色信贷及金融服务对接周边特色产业;有的将网点拓展为社区银行,关注普通消费者的需求;有的专注于科技支行,利用各种金融科技提升网点的服务效率和质量。

  从农信社到农商行甚至是上市农商行,当这类立足农村的小法人机构不断转型完善自我的同时,各省级联社的改革方向成为这个行业未来最为关心的话题。

  金融科技迎来大发展

  在监管整肃下,互联网金融在2017年告别野蛮生长,从模式创新驱动过渡到技术创新驱动,金融科技也随之迎来大发展时代。

  这一年,大数据、云计算等较为成熟的技术已经被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所应用,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也在不断拓展金融服务的边界,在金融机构的获客与用户运营、智能风控、产品服务创新等环节,都能看到金融科技的身影。

  这一年,也成为金融科技公司与持牌金融机构密切合作、成果频出的一年。双方的合作,一方面帮助金融机构实现了互联网时代下的转型,另一方面也是让金融科技公司回归到合规经营上来。

  金融科技在推动金融业转型升级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问题,金融业务交叉风险逐渐增强、业务创新合规性风险不断加大、网络和信息安全问题突出等也考验着监管部门。值得关注的是,央行在2017年成立了金融科技委员会,旨在加强金融科技工作的研究规划和统筹协调,而随着金融科技的发展,监管科技也与时俱进,保障着金融科技的健康发展。

  可以说,2017年是金融科技元年,在两个行业彼此合作、彼此融合的趋势下,未来将会给人们带来更多想象。

  保险姓保回归本源

  2017年,对于保险业而言,“保险姓保”这一理念可谓是贯穿全年的主线。事实上,无论是监管部门还是保险机构,都为了推动保险行业重回正确的发展方向而不断努力。

  这一年,保监会发布“1+4”系列文件,在行业风险防控的关键时期,明确了保险市场强监管、治乱象、补短板、防风险、服务实体经济的各项任务和要求,为保险业稳定健康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制度根基。

  在监管高压态势下,保险业自身依然保持稳健势头,更重要的是行业回归本源、转型升级取得阶段性成效。前10月,保险业共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32388.77亿元,同比增长19.91%,保费规模已经超过2016年的30959.10亿元。值得一提的是,人身险长期保障型产品占比持续上升,万能险占比逐步下降,保险业风险抵御能力稳步提升。

  “保险姓保”是保险业发展的“初心”,是行业安身立命之本,是实现行业价值的根基,是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要求。2018,保险业将立足稳中向好的宏观经济金融环境,坚持保险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宗旨,回归本源、突出主业、做精专业,筑牢风险防线,真正将“保险姓保”落到实处。

  村镇银行十周年

  自2007年3月全国第一家村镇银行成立至今,村镇银行已走过十年历程。经过十年发展,村镇银行在激活农村金融市场、健全农村金融体系、发展普惠金融和支持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均发挥着重要作用。

  截至2017年三季度末,我国共有1567家村镇银行,覆盖全国31个省(市、区)的1230个县(市、旗),县市覆盖率达到67%。村镇银行金融服务覆盖面持续扩大,覆盖深度有所加深。

  但是村镇银行的发展并不均衡,整体仍然呈现出橄榄型发展态势。发展较好的村镇银行群体总体上资产规模明显增加,存贷款业务稳定增长、流动性指标保持稳定但略有下降、效益性指标表现良好,主要风险监管指标符合监管要求。但是在客户服务、信息透明与客户保护、社区关系和员工培养方面,各村镇银行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并且各村镇银行之间的发展开始出现分化。

  在发展参差不齐的行业现状下,村镇银行被收购在2017年也变得并不新鲜。其中,国开行旗下15家村镇银行被打包转让给中银富登也被业界看作是双赢的交易。

    以上就是本篇文章【2017金融业十大关键词】的全部内容了,欢迎阅览 ! 文章地址:http://gzhdwind.xhstdz.com/quote/68178.html 
     栏目首页      相关文章      动态      同类文章      热门文章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物流园资讯移动站 http://gzhdwind.xhstdz.com/mobile/ , 查看更多   
发表评论
0评